缺血性心臟病(IHD)如同腫瘤性疾病,是世界性的大問題,也都需要迫切更有效的治療。
整個心臟就依靠冠狀動脈系統來供應氧氣和營養。心肌對缺氧非常敏感;當冠狀動脈發生病變,無法正常的供給心肌氧氣和營養時,就會發生缺血性心臟病(IHD)。
大約從20歲開始,患者的冠狀動脈管壁開始出現油脂,鈣化的結締組織所構成的纖維片,隨者年齡的增長,纖維片會逐漸增大而使得血管變窄(尤其是血管分支的地方)。如果血管的直徑縮窄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則位於血管末端的地區便不能接收到足夠量的血液。
在傳統的藥物治療方面大多使用硝酸鹽、β交感神經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及阿司匹林等藥物讓心肌缺氧的現象漸漸消失,而心絞痛也會緩和下來。
新的治療方法是結合傳統藥物治療並且合併氦氖靜脈雷射(IV氦氖LBI)。
氦氖靜脈雷射作用機制:
1.加強抗氧化防禦酵素。
2.雷射療法提高 NO system 激活,這會導致內皮細胞產生回流因子(EDRF)和血管擴張。
3.雷射療法改善了血管中氧氣的運輸功能。
4.雷射療法增加血液中氧氣的量。
5.減少的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6.增加組織營養。
7.調節自由基的產生。
8.控制血壓。
9.有抗水腫作用。
10.促動微循環。
氦氖靜脈雷射給出了一個機會,可同時減少治療的時間和降低使用藥物的劑量。氦氖靜脈雷射有抗氧化作用,因此氦氖靜脈雷射是缺血性心臟病治療的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