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硬頸精神的客家人,過去因遷徙及山居生活的艱辛,養成堅忍卓絕勤儉刻苦的民族性,反映在飲食習慣上,也創造了獨特的客家飲食文化特色。客家族群經常為了保存食物與多元利用,善於運用食材加以變化,或曬乾或醃漬儲存以備不時之需,因而研發出各種特殊食材、醬料及菜色。「鹹」、「香」、「肥」一直是傳統客家菜的特色,「鹹」是為了易於保存,不易腐壞,亦補充辛苦農作流汗後所需之鹽分;「肥」也是因為客家人粗重的工作,需要補充大量的體力,「香」則能增加食慾並耐飽,且客家菜食材多為硬料(如乾魷魚),所以在料理時特別重視香味的處理。
而客家菜的烹調以簡單素樸為主,除重視食物原料原味的保存,也特別擅用香料與沾醬,同時廣泛運用陳年食材,並多採用熟爛燜燒方式,亦為一大特色。同時客家族群也善用自然資源,創造出大量佐料醬料,如以酸桔子加工做成桔醬,具有濃郁果香的味道,可平衡客家菜原有的油膩感。至於年節季節變化發展出的副食品及零食、粄仔,亦處處反映了客家族群勤奮堅苦,刻苦耐勞的生活哲學。
為傳揚客家美食文化,提昇客家美食整體形象,客委會特別以「客家美食 HAKKA FOOD」為品牌標章,輔導客家餐廳導入具客家文化特色之陳設、裝潢及器具,結合客家招呼語及客家音樂,搭配在地食材進行客家菜色改良,以五感體驗建構客家美食有感環境,讓前來消費的民眾得以深刻的感受到完整的客家印象氛圍、享受道地客家好味道。預計到今年十月份全臺即將完成22家餐廳認證。秋高氣爽的九月天,我們前往竹苗地區造訪幾家經認證後的餐廳及特色產業,親自見証業者提昇產業形象的用心。
欣燦客家風味餐廳
負責人羅美蘭女士為苗栗大湖客家人,因先生早年投資失利致積欠巨額債務,經濟陷入困境。身為勤儉持家的客家婦女,一肩扛起身兼三份工作,還兼賣點心,她結合當地農特產品,細心研發出皮薄餡多的珍珠竹筍包一炮而紅,不僅幫助筍農民增加收益,90 年榮獲神農獎,並獲 總統召見表揚,珍珠包更成為國宴上的佳餚,成為潭子在地的驕傲。
國宴珍珠包立下好口碑之後,在眾人的期待下,欣燦誕生了,羅美蘭發揮所長結合熟悉的客家料理,積極研發創新,為符合現代人注重養生需求,加入健康食材,讓傳統客家菜走出新樣貌 。
蒸烹派客家美食料理
堅持古早味的慢工出細活,是張玉秋一貫的信念,她一手高超手藝園自於外祖母,外祖母將「煮食」專業完整傳授給母親,同時再三叮嚀:細妹人,「灶頭鍋尾,針頭線尾」一定要確實的傳承給下一代。基於興趣與需要,玉秋終繼承衣缽,使古味入灶的客家料理更加發揮。
玉秋恪遵外祖母及母親的諄諄教導,本著認真、執著及創新的態度,繼續吸收、研發,唯一不變的就是「客家味」的保存。蒸烹派私房招牌菜首推「傳香八寶扣香芋」,運用8種食材巧妙結合,呈現出不同層次與味道,並藉由在地食材芋頭香氣作為串連,品嘗起來很夠味。
郭家莊醬園
郭家莊醬園創辦人郭玉英,人稱郭媽媽,郭媽媽的老家原本就在販售豆腐,結婚之後,郭媽媽突發奇想,決定改良當時豆腐乳過鹹的缺點,推出全新風味的豆腐乳。郭家莊堅持使用最傳統的作法,產品採用純天然發酵方式,保有農產品原有的滋味,並襯扥醃漬食品的香氣、甘味及古早味。郭家莊醬園經營了60多年,曾經獲得優良食品評鑑金牌獎,和食品衛生金牌獎不過在早期,因為沒有商標觀念,大家僅以郭媽媽的名字「玉英」來稱呼這豆腐乳為「玉英醬」;如今,除了豆腐乳之外,郭媽媽還推出了客家特有的桔醬、福菜等各種醬料、醃漬品,並以「郭家莊醬園」品牌重新出發,讓大家品嘗最純正的客家口味。郭家莊的產品長久以來一直有很多忠實的顧客群,像是已故的前副總統謝東閔、畫家張大千都指定吃郭家莊的豆腐乳。
全家福客家菜館
2001年全家福客家菜館在竹北市誕生,以專業客家菜起家,是最道地的客家菜也是最有創意的客家料理.全家福客家菜館是棟二層樓的建築,位於竹北市光明六路與縣政十一街轉角處,採光景觀俱佳,外觀的大紅柱與入口處的圓拱門及傳統客家風味老建築之圖飾,將客家餐館氣氛的主題突顯出來。全家福客家菜館意象係以家燕為代表,體現客家人充滿溫馨的人情味,及對環境強大的適應力。
透過員工有溫度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家人般的親切招呼。也調整了傳統客家菜偏重口味的習慣,除了維持道地的美味元素,朝向精緻化的創意發想,也豐富了菜色的均衡,讓顧客來此用餐不僅有賓至如歸的感受,更是味蕾的極致享受!
三義一ㄚ箱寶
旅遊的樂趣除了吃喝,當然少不了玩樂,走訪各家客家美食餐廳之外,來到三義木雕之鄉前往「三義一ㄚ箱寶」體驗一下玩木藝的樂趣。佔地約二千五百坪的「三義一ㄚ箱寶」前身為雙峰木鴨工廠,創立於西元1963年。以生產木彫人像、木鴨、水鳥等產品,外銷美、日、歐洲等國為主,,後因時空環境之變遷,調整經營方針,自西元2002年起改名「三義一ㄚ箱寶」,並成功轉型為觀光工廠,有精緻木雕文創工藝品販售,並提供遊客彩繪創作體驗,成為中部地區極富特色且人氣超旺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