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投資市場十分不平靜,先是希臘倒債問題干擾,後有中國大陸股災擾亂,使台灣股市也無法倖免於難,大盤指數7月暴跌逾650點,創46個月來單月最大跌點,也引發股民恐慌情緒。展望下半年,台股是否能重新站穩腳步?投資人又該採取怎樣的布局策略呢?
綜合各家投信觀點,雖然短線上台股仍將受到國內外利空因素影響而震盪整理,但Q3屬傳統旺季,加上政府政策持續做多,後市不必過分看淡;在操作策略上,建議由下而上挑選成長優質股,鎖定具基本面佳、獲利動能與中長期展望正向的公司,並採伺機分批布局的作法。
【籌碼趨穩 靜待反彈契機】
德盛科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廖哲宏分析,台股7月籠罩在希臘債務、陸股停牌過半、國內出口衰退等國內外利空消息,導致資金觀望氣氛濃厚。雖然希臘退歐疑慮緩解與陸股止跌後,加權指數一度反彈至9000點以上,但因電子重量級公司法說展望較為疲弱,加上證交稅與證所稅議題,買盤追價意願不足,使台股呈現量縮震盪築底走勢。
廖哲宏認為,儘管從技術面來看,均線仍持續下彎,指數短線將較為震盪。但若觀察籌碼的變化,
融資減幅大於指數的跌幅,顯示籌碼面已漸趨於穩定,相對若後續法說會能有營運與展望的正向訊息釋出,預計有利外資籌碼持穩,進而有助台股的上攻。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表示,國際股市震盪,台股表現相對弱勢,然觀察近期法說會個股雖然釋出看保守的訊息,但其股價頗有利空出盡味道,是以,接下來開法說會個股,若同樣也有利空出盡現象,則台股後市可望看正面。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中國經濟動能雖存在下行風險,然預期該國政府將推出穩增長政策,加上美歐經濟仍在復甦軌道、同時蘋果(Apple)9月料有新機拉貨效應,加上台股P/B已跌至2009年低檔區的1.5倍,台股後市仍有表現空間,換句話說,近期指數若出現抗跌甚是反彈走勢,則表示台股的修正可能告一段落,並可視為進場加碼的訊號。
【蘋概股仍為主流 傳產股具補漲潛力】
在類股布局上,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經理人楊金峰指出,隨著政策持續開放及股市結構改變,台股已逐漸朝成熟股市邁進,也就是多頭行情均為慢慢向上墊高,個股表現遠大於指數表現;而電子股選股上,建議應鎖定在蘋果(Apple)概念股,以及半導體、雲端與物聯網應用、車用電子及4G基礎建設類股。
至於,非電子方面則聚焦在金融股、自動化設備、環保工程、租賃、汽車零組件、運動鞋鞋材與代工、TPP概念股。他說明,今年4月台股攻上萬點時,前10大表現最佳的產業為傳產、電子各半,顯示指數上漲動能係來自產業健康輪動,而非僅依賴單一產業。
富達尤其看好蘋概股,富達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賴葉臣指出,在市場殷殷企盼的氣氛下,蘋果(Apple)樂見市場對新產品的期待,且勢必會在近期開始釋出新訂單給協力廠商。而國內蘋果產品的上下游供應鏈包括機殼、相機鏡頭、PA、印刷電路板、組裝等相關廠商將會直接受益於蘋果的大量訂單,並可望成為後市支撐台股的重要力量。
元大投信選股上則聚焦小型股,元大寶來投信投資部協理陳智偉表示,由於今年台股獲利較去年增長,市值料能同步向上,惟因今年上市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表現估持平或趨緩〈去年為13.6%、今年估值為13.6%〉,使台股市值高點的空間受到壓抑,同時投資者今年須留意大盤高檔向下的風險。
此外,由於去年大型股基期已高,中小型個股今年成長性則優於大型股,相對市值成長空間亦可望優於大型股,若以店頭櫃買指數來估算,今年股東權益報酬率將由去年的10.9%增長至13.4%,因此今年投資主軸將會是「小優於大」,即選股優於選市的趨勢已顯現。
【留意美國升息動向】
就台股下半年多空因子分析,統一全天候基金經理人朱文燕認為,美國經濟有望持續復甦,且歐元區也已漸擺脫通縮疑慮,走出谷底;而中國中小企業與整體製造業穩步回溫,加上基本面有利、政策面也偏多,且股價已回檔修正,換而言之,上述因子均為台股提供表現空間的動能。
至於利空方面,他提醒,美國將於第3季啟動升息的機率高、市場波動會加劇,不過,聯準會主席葉倫已表示升息將是緩慢的漸進歷程,加上歐洲及日本、中國貨幣政策仍在擴大寬鬆,可望沖抵資金回流美國的影響;而希臘債務問題則非短期可完善解決,且雖該議題對全球經濟實質影響不大,但短線干擾難免,投資人應密切關注。
另外,富蘭克林華美投信除了提供台股的多空因子外,更認為7~8月為台股的佈局良機。
表:2015年下半年台股利多利空因素
資料來源:富蘭克林華美投信。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56397805-6b9a-4ddb-bfda-69c6f1efb3c8&c=LIFENEWS#ixzz3hxIFUhgf
MoneyDJ 財經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