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全長1450米,寬21.4米,是中國最早的步行街,1924年由俄國人設計監工,匯集了15世紀折衷主義風格和19世紀新藝術運動風格等在西方建築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建築流派。無怪乎有「沒走過中央大街,等於沒來過哈爾濱」此一說。
位於中央大街街尾、松花江畔的「哈爾濱人民防洪勝利紀念塔」
中央大街上盡是歐式風格的歷史建築
■聖索菲亞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始建於1907年,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築風格—主穹頂、鐘樓為俄羅斯傳統的「帳蓬頂」、「洋蔥頭」造型,現已改為建築藝術博物館,已成為哈爾濱市地標景觀。
TTN888_Harbin_03.jpg:具有典型拜占庭式建築風格的聖索菲亞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
■果戈里大街:是哈爾濱極具俄羅斯風情的一條大街,在大街上不僅有東正教堂,還有為數不少的俄羅斯餐廳和商店,精打細算的遊客會發現:這裡的商品價格遠比商業繁華區、旅遊勝地要實惠的多,算是一條親民的平價商業街。
果戈里大街上的舊衙門—黑龍江省行政廳,現已搖身變為商家小舖
果戈里大街上還保存著早期俄羅斯風格所建築的洋派戲院
■哈爾濱天主堂(阿列克謝耶夫教堂):1930年建,原為東正教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1958年關閉,1980年以後改為天主教堂並恢復宗教活動。磚石結構,俄羅斯建築風格,是哈爾濱保存最好的教堂建築。
原為東正教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的哈爾濱天主堂,是保存最好的教堂建築
■哈爾濱交響樂團:哈爾濱是歐洲古典音樂最早傳到中國的城市之一,1908年4月成立的哈爾濱交響樂團是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2010年,哈爾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音樂之都」的稱號。
位於哈爾濱市區的新音樂廳,具有國際展演劇院的水準
■哈爾濱特色美食:到哈爾濱一定要嚐嚐最能展現哈爾濱文化包容力的特色美食—里道斯及大列巴。里道斯就是著名的哈爾濱紅腸,原產於立陶宛,用豬、牛精肉,添加各種辛香料灌腸後經烤、煮、薰等傳統烹飪工藝精制而成。大列巴即是大麵包,由俄羅斯傳來,圓形、有五斤重,具有傳統的歐洲風味,現為哈爾濱一絕。
哈爾濱紅腸
大列巴
家鄉小磨鮮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