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約有45萬名成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困擾,目前患者前往睡眠中心睡一晚,才能診斷是否罹患該症,但得整晚戴著檢測腦波儀器,民眾相當不舒服,國研院開發「睡眠障礙風險評估平台」,將檢測時間從過去2到7天大幅縮減為15分鐘,準確率達85%,今天與海昌國際公司簽約技轉,未來將造福國內患者。
國研院指出,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引用國外研究指出,成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約2至4%,估計台灣約有45萬名成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困擾,而民眾若要檢測是否罹患該症,得自費4500至9000元,且國內各醫院的睡眠中心床位有限,患者得等待1個月以上才能入住診斷,檢測時得整晚戴著檢測腦波儀器,對民眾來說相當不方便。
國研院開發的「睡眠障礙風險評估平台」,是首座結合影像學、計算流體力學及雲端系統3大領域的醫療技術平台,計畫主持人蕭宏達說,患者只需要接受一次「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瞄」,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影像與相關檢測結果,15分鐘內即可上傳評估結果,提供醫生診斷參考,現已通過台灣與美國的專利。
海昌國際指出,獲得國研院技轉後,未來將簡化睡眠障礙的檢測流程,節省患者的時間與金錢,估計只需15分鐘就可得到結果,估計每次費用約4000元。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記者許敏溶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216/524944/好快!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 15分鐘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