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保健有撇步 讓你健康好過冬!

中老年人需提防「三高」上身,究竟三高帶來的危害是什麼?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主任及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蔡佳醍解釋,「三高」意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另外再加上「吸菸」,這四項對於血管的傷害非常大!
 
心臟血管疾病是國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死因,而與心血管疾病相關之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及腎病變也都列為十大死因之中,如果把這些心血管相關疾病加總的話,整體即變成國人的第一大死因,足以見得心臟及血管的保健攸關國人的健康,熟齡朋友更是不可輕忽。
 
蔡佳醍醫師比喻,高血壓如同水管內的水壓過高,長期以高壓衝擊血管壁,可能導致血管內壁受傷。另外高血糖會造成微血管阻塞,使組織及器官供氧不足而受傷,而高血脂的問題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太高,會卡在血管內壁受傷的地方引起發炎反應及增生,導致血管內壁的堆積物(動脈硬化斑塊)變多而阻塞管腔,使血流較少,同樣造成組織及器官供氧不足而受傷。
 
而吸菸對於血管的傷害在於菸中的有毒物質如過氧化物質會隨著血液竄流全身,破壞血管,同樣引起血管內壁受傷。另外,動脈硬化斑塊如果破裂,引起急性血塊及血栓堆積管腔而完全阻塞血管,如發生在心臟則稱為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在腦部則稱為缺血性腦中風;而高血壓也會引起腦部微血管破裂,會引起出血性腦中風。因此當血管受損,心血管、腦血管等疾病就如同是綁在身上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會威脅生命。
 
血壓控制,入冬第一要務
 
蔡佳醍醫師指出,冬天氣溫低,血管收縮,血壓自然會比夏天高,對於高血壓的患者來說,冬天寒流來時會讓病情控制更不易,因此除了定時服藥外,生活中一定要特別注意保養,雙重防護才能避免發生高血壓惡化。
 
1.保暖:當人體感覺寒冷時,血壓就會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暖,如下肢、手部、頭臉部、頸部等較常露出的部分,最好要穿戴保暖用具,如穿襪子、褲子加厚、戴手套、帽子、圍巾等,將體溫維持住。
 
2.晨起運動:不少長輩都有晨起運動的習慣,但是冬天時要特別注意。清晨時氣溫最低,血壓容易升高,因此長輩可以養成「賴床」的習慣,在床上做些暖身運動,翻來覆去再坐起,穿上衣服後再掀開棉被,慢慢下床,切忌突然彈身而起。
寒流來時最好待在屋內不要外出運動,若一定要外出,要先在家中做體操、小跑步,身體暖和了再穿戴保暖用具出門,而且若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應隨身攜帶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3.生活保健: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定時服藥,也要適量運動,並避免過度疲勞。尤其要避免提重物,因為當肌肉持續負重而沒有移動(等長運動),血管會收縮,血壓會攀高,切忌勉強。而且要學習放鬆、釋放壓力,避免交感神經處於過度激活狀態,使血壓升高。另外,一定要戒菸、減肥,飲食減少鹽分攝取,飲酒要適量,生活保健是控制血壓不可或缺的方法。
 
4.預防感冒:銀髮族的抵抗力較低,冬天卻是感冒、流感、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大行其道的季節。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再合併支氣管炎、肺炎等病症,會更嚴重,因此長輩最好要接種流感疫苗,也要避免在流行高峰期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此外,勤洗手是預防絕大部分傳染病最簡便、也最有效的方式。
 
【文字/曾詠蓁】
【完整內容請見《Life Plus熟年誌》 2014年12月號】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