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就如臉蛋一般,無法讓人忽視。許多人誤以為源自於基因、荷爾蒙的雄性禿無法治療,台北長庚植髮中心主任陳建勳自一九九九年以來,長期累積皮膚外科、植髮相關個案、研究,並耕耘植髮部落格分享相關知識,新作《絕對有方髮》指出:「雄性禿以『蠶食』的方式攻城掠地,等你發現時早已江山易主!」當我們若發現頭皮從頭髮的縫隙中愈露愈多時,該怎麼辦呢?別急,讓陳建勳醫師先為大家解答如何辨別異常性掉髮!
毛囊也要喘口氣,休止期落髮嘸通驚
一般而言,生長頭髮的每個毛囊都有一定的生長週期,處於生長期的頭髮會漸漸成長,而後進入退化期,最後到了休止期。然而不一樣的是,休止期的毛囊只要休息三個月,待舊的頭髮脫落後,毛囊又會再度恢復生命力,生長三到七年之後才會再行休息。因此,一般洗頭時掉落的頭髮,通常都是休止期的落髮,頭髮本來就不會無限制地成長,每隔三到七年,就會休息三個月,讓毛囊喘口氣。以一般人大約十到十五萬個毛囊來看,若以十萬個毛囊計算,每天一百根上下的掉髮都在合理範圍內,熟年朋友其實不必太擔心!
由於禿頭問題確實及早發現、治療,愈好控制,因此觀察掉髮就顯得相當重要。陳建勳醫師提出幾個做法:首先,由個人信任、固定的髮型設計師觀察髮量變化,肯定比素未謀面的醫師對個人頭髮密度更為敏感;再則,可以準備兩面鏡子,用強烈一點的光源照在頭上,如果在強光下,可以從前面的髮線看到一公分以後的頭髮或空隙,那麼就要提高警覺了;還有,打濕頭髮也有助於發現頭髮間距、密度是否變化,這些觀察頭髮密度的方式,都不失為數算掉髮「數量」之外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還有個方式可以辨識自己究竟是額頭高還是前額禿。一般的額頭高度約為四個指頭幅度寬,因此,以自己的食指到小指的寬度當基準,把小指下緣靠在眉毛上緣,食指的上緣附近多半為前額髮線,這樣的額頭高度大約七到九公分,若高出太多就得注意了!
想要拯救掉髮,千萬別錯過搶救毛囊的黃金時間,陳建勳說:「以前有位前額禿的患者,在頭髮快要呈現掉髮症狀時來診斷,結果吃了三個月的藥後,原本變細、很快就進入休止期掉落的頭髮,真的變粗、長回來了!」當然,陳建勳補充:「有些雄性禿的症狀,也許不一定能回復到像過去那般茂密的頭髮,但若及早發現、治療,至少可以讓頭髮維持住現狀。」況且,就算只是維持現狀,本來三到五年就會光禿一片的頭頂,吃了藥後可能三十到五十年後才掉,這樣也算值得了!
一般來說,雄性禿的正式名稱為「雄性基因禿」,主要因素為基因遺傳、男性荷爾蒙,兩者缺一不可,當然,遺傳會是首要條件。
而目前雄性禿的治療主要分為外科和內科療法,內科療法包括外用的MINOXIDIL(市售生髮水的主要成分)、以及內服藥物finastride;外科則以植髮為主流。雖然雄性禿無法完全治癒,畢竟基因無法改變,但至少想要擁有頭髮已不是天方夜譚。
【文字/黃沛云】
【完整內容請見《Life Plus熟年誌》 2014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