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動脈阻塞 嚴重恐須截肢
根據文獻指出,約50%罹患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都須接受截肢手術,且洗腎患者發生周邊動脈疾病的機率為22.8%,不到五個患者就有一位罹患此病;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楊淵博指出,動脈血管硬化恐發生在全身任何地方,若發生在四肢周邊的血管,就稱為邊動脈阻塞疾病。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因不會致命,但惡化時卻恐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因血流無法到達四肢,必須截肢處理;楊淵博說,周邊動脈疾病症狀又分為四級,包括初期無症狀、間歇性跛行、休息時疼痛以及難癒合的缺血性傷口。
 
醫師楊淵博進一步說明,包括年紀大於40歲以上、三高患者、抽菸或其他動脈阻塞疾病等,都屬於周邊動脈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治療上,若能有效控制糖尿定等危險因子,配合運動和藥物就能獲得良好控制,若無法改善,則建議用導管或繞道手術處理,像導管方式,術後傷口小,且恢復時間短等優點。
 
周邊動脈疾病不難診斷,民眾可定期接受檢查,像是周邊血管超音波等,不需注射顯影劑,也能正確評估血流狀態;楊淵博提醒,周邊動脈疾病雖不會立即致命,但嚴重時,恐會使肢體出現缺血性表現,因此若發現有異狀,就應盡快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