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不是媽媽的分身,無法複製媽媽的人生

母女之間的連結,是一種不斷反覆用力拉近彼此距離和疏遠對方,互相看著對方而活的關係。

媽媽無條件的犧牲和咬牙硬撐的方式,不再被視為偉大的母愛。所以,無法活得像母親一樣的這句話,不僅是貶低了母親的犧牲,同時也說明了女兒沒有信心能夠承受這一切。當母親說著「我為了你們犧牲、放棄了多少東西而活到現在」,將來女兒長大時也會將同一句話奉還給母親。

「有人逼你過這樣的生活嗎?拜託別再這麼活了!」

正值中年或老年的母親,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很傷心,甚至感到痛心,這是可以想見的。但是,我們必須將女兒說的話完整地聽完。那個時代的媽媽們相信,只有概括承受如同宿命一般的苦命人生,才是女人最好的選擇,並且用這種方式一路走過來。如今女兒要求母親別再以這種方式過日子,再也不是出自於擔心,或是為母親考量,其中還隱藏著女兒堅定的意志:

「別要求我活得像妳一樣,我要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活,不為了別人白白犧牲自己的人生。我會過得比媽媽更幸福!」

女兒不單單只是一味地責備與蔑視母親,質問母親為了什麼像個傻子一樣活著,成年的女兒比任何人都更能與母親產生情感連結;並不是因為女兒已經脫離母親的懷抱長大成人,才能說出這些話,而是因為女兒在一旁,最能清楚看見母親經歷了充滿痛苦的人生歷程。

母女之間的連結,是一種不斷反覆用力拉近彼此距離和疏遠對方,互相看著對方而活的關係。媽媽也希望女兒能過上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雖然並不是每位母親都是如此,在那個時代也有過著幸福生活的媽媽們。可是,那又如何呢?那個時代媽媽們的內在運作模式,是比他人更先做出讓步或者放棄,無條件地犧牲與奉獻。說不定,媽媽們也不曾想過將這種負面的內在運作模式傳給後代,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強加在子女身上。媽媽們在重男輕女的社會框架下被逼得喘不過氣,好不容易撐過了艱辛的歲月,卻又再次將自己所遭遇的痛苦人生,硬生生套在與自己相似的女兒身上。

我們認為母女關係是將彼此視為一體,在對方身上投射出自身慾望的一種常見例子。但是,女兒並不是媽媽的所有物,不能再活一次屬於母親的人生。要求女兒一定要過得幸福的那些話,是否不小心在不知不覺中直接轉化成心理內投,強迫女兒習慣壓抑情緒與忍耐,這是身為女兒,同時也是媽媽的我們,應該重新檢視的問題。

讀懂彼此內心的心理學技巧

心理內投機制(Introjection)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在經歷許多角色與環境的過程中,區分出自己需要或者不需要的東西,然後接納它們。然而,當選擇的自由受到扮演權威角色的父母或老師阻止時,幼小柔弱的孩子們將會不帶一絲懷疑和反抗,把家長或老師的行為或價值觀當成絕對的真理,盲目地全盤接受。

此時,個人的主觀思考與判斷,將會被排除在外,未經批判而接納的規定不僅無法完全地自我內化,還會透過行為或價值觀在個人的舉止與思考方式上帶來負面影響,這就稱為「心理內投」。個人會在心理內投的作用下,發展出固定的適應不良行為模式,變成一種出於習慣與下意識的舉止,不斷反覆。

如此一來,個體在不同的狀況下,將無法根據當下自己的各種需求,而是按照在心理內投機制作用下產生的命令採取行動,同時把它視為自己的人生,繼續維持生活。舉例來說,過度心理內投父母的價值觀或社會道德標準,會讓個體誤以為那是自身的理念,然後根據在心理內投下產生的規則或道德上的命令做出行動。然而,面對令人不悅或不正當的事件時應採取的攻擊行為,將會轉向自己,變成自我折磨,又或者投射到外部世界,出現過度偏執的恐懼。 

「女人就是要勤勞」這句媽媽的教誨,讓超過五十歲以上的女兒們,不論到任何場所,一定會自動自發地起身,開始做起身旁的瑣碎雜事。當自己的辛苦不受他人肯定時,她們身上的疲憊與不愉快的情緒,將會達到高峰。儘管如此,她們依然會不動聲色地默默隱忍,在一些根本不覺得開心的事情上強顏歡笑。個人的言語和行為,無法被另一個人所擁有,只有當自己能做出選擇,並為此負起責任,這些準則與價值觀才能內化成為一部分的自我。

《我和媽媽疏離中》

本文摘選自《我和媽媽疏離中》,采實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