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署統計,「口腔癌」是國人發生率、死亡率增加最快的癌症!近五年間,發生率增加三成,死亡率增加二成五,對男性的威脅尤其大,死亡率佔男性十大癌症第4位,更是青壯年男性(25∼44歲)最容易得到的癌症,2007年共有2,152名男性死於口腔癌。

因此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於3月13、14日舉辦的會員大會,特別把重點放在口腔癌的治療上,請國內醫師共同分享研究及案例,並邀請到日本醫師講授最新的質子放射治療技術。

近年來癌症治療提倡團隊合作、跨科整合醫療資源,牙醫師們也更積極投入口腔癌的治療,讓口腔癌的治療不再限於腫瘤或耳鼻喉科,理事長暨成大牙醫部主任王東堯醫師表示,「從第一線的口腔內癌症病變的診斷,到腫瘤的手術切除,及術後口腔重建、植牙的療程,口腔外科醫師都擔任不可或缺的角色。」

由於口腔癌青壯年患者多,面對放療及化療帶來的強烈副作用,往往無法兼顧治療與工作,加上手術切除腫瘤後,有時會留下明顯的顏面缺損,這些都導致患者遲疑而延誤就醫!

王東堯理事長指出,現在針對口腔癌有一種「標靶藥物」,搭配放療可以減少副作用,有效縮小腫瘤,增加手術可能性,還可幫助保留器官功能,讓病人不再只是求生存,還能兼顧生活品質及尊嚴。衛生署已於2009年底通過新的適應症,讓復發或轉移的頭頸癌患者於一線合併化療使用,但健保尚未給付,對於藍領階級占多數的頭頸癌患者,自費使用還是有一定經濟壓力。

不過預防勝於治療,口腔癌已成了台灣的國病之一,因此政府補助三十歲以上抽菸或嚼檳榔男性,進行兩年一次免費口腔黏膜篩檢,王東堯理事長呼籲高危險族群,一定要定期篩檢、及早發現、積極治療。

 

延伸閱讀: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