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5歲的張姓婦人因胸部劇烈疼痛緊急送醫,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瑞仁教授發現婦人左主幹支冠狀動脈阻塞高達90%,並伴隨少量血栓,幾乎失去血流輸氧功能,必須透過心臟支架打通血管。2個月後,婦人發現長了惡性胸腺瘤,必須盡快切除腫瘤。

黃瑞仁表示,由於當初使用特殊塗層支架,好處是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只需服用1~3個月,可及時停藥開刀,不需擔心血栓危機,且血管再狹窄率和塗藥支架接近,患者手術後至今情況相當穩定。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教授表示,傳統裸金屬支架術後心血管的再狹窄率高達20%到25%,塗藥支架雖然能抑制內皮細胞生長,使再狹窄率降低至5%到8%,但相對也會抑制血管修復,持續引發血栓,導致血流不順暢,甚至完全阻塞心臟血液的供給,帶來致命危機。

美國FDA建議至少需服用一年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甚至有可能要長期服用,若患者必須進行其他手術,為了避免大量出血,停止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卻又面臨血栓危險,讓患者陷入兩難。

常敏之指出,特殊塗層支架使用鈦金屬和存在於血管壁上的一氧化氮為塗層,人體排斥性低,可減少組織發炎,促進血管癒合,血栓發生率極低。健保部分給付後,每支約4萬元左右,無需自費抗血小板藥物。

台灣一年近3萬名患者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9成需放置心血管支架,黃瑞仁提醒,患者置入支架後應定期每3個月追蹤檢查,並遠離造成三高的危險因子,戒菸及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以降低再發病的機會。


資料來源:20120710 中國時報 李盛雯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