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時怎麼吃 才能快點好?

醫生說感冒時要吃清淡點,難道平常愛吃的,生病就都不能吃了嗎?到底怎麼吃,感冒才能快點好?
 
感冒時就是要吃清淡些,這套話術大概許多人都會背了,但到底要怎麼吃才是清淡?如果已經味覺、嗅覺鈍鈍,食之無味,為何還要吃得清淡?
 
其實,清淡飲食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腸胃道的負擔,讓身體全力與病毒打仗,「別讓身體花太多力氣在消化食物上,」美兆健康管理中心營養科主任詹恩慈說。醫生們說的「清淡」是指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比如果汁會比新鮮水果好,不致花費腸胃較多時間去消化纖維質。她建議,應多攝取容易消化且能輕易獲得營養的飲食。
 
依據不同類型的感冒如呼吸道、腸胃道症狀,飲食原則也有差異:
 
呼吸道症狀的感冒:
 
不需過於清淡,但得避油膩
 
鼻塞、流鼻水、喉嚨痛、咳嗽是感冒常見的呼吸道症狀,雖不致影響腸胃道消化功能,但會讓食慾變差,味覺、嗅覺變鈍,甚至有苦澀味。詹恩慈提醒,準備三餐時要留意下列三大原則。
 
1.以最少量、濃縮的飲食獲取最高熱量。這是為在缺乏食慾或味覺苦澀的情況下,多攝取身體所需能量,如濃湯所含的熱量及營養素就比清湯多;如果習慣吃中式早餐稀飯、豆腐的人,可在豆腐上撒點肉鬆、海苔;蒸蛋時加一點點香菇丁和肉末就成了茶碗蒸,這都是在少份量食物中增加熱量的方法。
 
2.選擇高品質蛋白質,增加身體修復能力。高品質的蛋白質包括豆腐、豆漿、和蛋類等,詹恩慈自己感冒時就會吃一點蒸蛋。深海魚也是,因屬於較好消化的短鏈蛋白質。
 
雞湯中也含有蛋白質,加上熱湯沖刷黏膜會比較舒服,但不建議吃肉,因大塊肉類原本就較不易消化,加上醫生有時會加開胃藥、胃乳片以免感冒藥傷胃,但胃藥會抑制胃酸分泌,更降低胃消化肉類的功能。
 
牛奶則容易生痰,有些人的乳糖耐受性低,也容易拉肚子,中醫師及營養師都不建議以牛奶作為攝取蛋白質的來源。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72期】
 
延伸閱讀:
醫療/感冒、鼻塞、流鼻水、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醫生都吃什麼藥?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501
 
中醫/感冒不能吃麻油雞,真的嗎?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191
 
中醫/治感冒 綠豆、生薑、蔥白及實用穴位圖解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5137
 
觀念/什麼!原來沒有腸胃型感冒?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6950
 
實踐/他們不會感冒的7個祕密!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098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http://www.commonhealth.com.tw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