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財專欄】「桃花癲」真的是一種精神疾病

雙向情緒障礙症是情緒障礙症的一種,患者發病的過程中,會出現「躁症」和「鬱症」兩種極端的情緒失調。

雙向情緒障礙症是情緒障礙症的一種,患者發病的過程中,會出現「躁症」和「鬱症」兩種極端的情緒失調。

古醫書中所謂「桃花癲」,是現代俗稱的「躁鬱症」;也就是精神醫學上「雙向情緒障礙」中的「躁症」,由於症狀好發在春季,又因春季桃花盛開而得名。

#什麼是雙向情緒障礙症?

雙向情緒障礙症是情緒障礙症的一種,患者發病的過程中,會出現「躁症」和「鬱症」兩種極端的情緒失調。一般人遇到正面或負面事件時雖然都會出現正常的情緒波動,但雙向情緒障礙症在發病時情緒會嚴重並持續的偏移,常沒有具體原因或在外在事件結束後仍持續,造成生活功能的受損及病患心理的痛苦。

#雙向情緒障礙症會有那些症狀?

雖然一般俗稱躁鬱症,但並不是「煩躁、浮躁」又「憂鬱」就是躁鬱症,診斷的核心在於情緒的持續異常。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 DSM-5)將雙向情緒障礙症分為兩型,其中第一型(Bipolar I Disorder)診斷需要一次以上的躁症發作,第二型(Bipolar II Disorder)診斷則需要一次以上的輕躁症發作與一次鬱症發作,並且從來沒有過躁症發作。
躁症發作的症狀必須要有一段時間情緒持續高昂、開闊、或易怒,不斷進行活動,幾乎一整天都持續此狀態,持續至少七天再加上以下症狀中的三條(如情緒是易怒則需要四條)
1. 自尊膨脹或誇大
2. 睡眠需求降低(如只睡三小時就覺得足夠)
3. 比平常更多話或滔滔不絕無法停止
4. 思緒飛躍或主觀感受到想法洶湧不止
5. 報告或被觀察到分心(如注意力很快受到芝麻小事或不相關的外在刺激而分散)
6. 增加目標導向的活動(社交、職場或學校、性)或者精神動作激動(例如:無意義的非目標導向行為)
7. 過度參與可能有痛苦後果的衝動(例如不停採購、隨意發生性行為或貿然投資)
(註:有約75%患者會在躁症發作時同時出現精神病症狀如妄想、幻覺等,但不在躁症診斷準則中)

輕躁症發作與躁症發作診斷要件類似,皆為情緒和活動力的持續不正常狀態。與躁症的差別在於發作時間持續至少四天,另外雖然情緒與功能的改變和未發作時明顯不同並且可被旁人觀察,其嚴重度並未嚴重到影響社交、學業、工作功能或需要住院的程度。如果有出現精神病症狀如妄想、幻覺,或是嚴重程度依需要住院,則診斷為躁症發作。

鬱症發作症狀為持續兩周以上的憂鬱情緒或失去興趣及愉悅感,並在期間內同時出現以下症狀中的五項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項必須是 1或 2:
1. 幾乎整天且每天憂鬱
2. 幾乎整天且每天對所有活動都顯著地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3. 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
4. 幾乎每天失眠或嗜眠
5. 精神動作遲緩或激動,由旁人觀察所得
6. 幾乎每天疲倦或無精打采
7. 幾乎每天感覺到無價值感,或有過度不恰當的罪惡感
8. 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或是猶豫不決
9. 反覆想到死亡、反覆自殺意念,或者具體的自殺計畫或行動

#流行病學

雙向情緒障礙根據統計,終生盛行率為百分之一,好發於二十多歲年輕族群,且通常會以周期性方式反覆呈現「躁期」及「鬱期」,並出現相關症狀。

#病因

雙向情緒障礙的確切成因還不明確,目前認為和腦部的結構,以及基因有關。在雙向情緒障礙的患者身上,可能發現腦部結構的變化,但有這些變化未必一定代表會導致雙向情緒障礙。另外基因遺傳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手足有雙向情緒障礙的人,得到雙向情緒障礙的機率也比較高。這類的朋友,比較可能有躁鬱症的「體質」。
除了體質以外,生活的壓力事件,例如親人的過世、情感的不順利、考試以及工作的重大挫敗,也可能誘發雙向情緒障礙的發生。

#治療

針對雙向情緒障礙的治療方式,目前仍以長期藥物治療並預防復發為主,同時也會針對不同病況,使用精神安定等藥物改善患者情緒、睡眠以及精神異常,再搭配心理治療,以增進患者對疾病的適應性及病識感。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時,若發現自己或親屬有情緒起伏不定現象時,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協助,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參考資料

1、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48043
2、https://health.ntuh.gov.tw/health/new/6398.html
3、https://www.medpartner.club/bipolar-affective-disorder/

文章來源:新視界電子報 - 楊聰財專欄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