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loomberg統計,近期台股遭到外資持續賣出,上周流出資金達到15.58億美元,指數也創下2/16以來新低。展望台股後市,投信法人認為,由於5月份不確定因素較多,影響資金進場意願,但台股第一季財報利空消息影響性已逐步淡化,接下來投資人可關注第二季企業獲利展望與聯準會升息的進程,或以選股不選市的方式保守因應。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由於近期歐、美、中等各主要國家所公布的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使歐美股市表現疲弱,連帶上周外資也持續賣超台股。展望後市,由於5月份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包括繳稅旺季的資金排擠、520新總統就職後的政策變化、MSCI指數季度調整等因素,均影響資金進場意願,市場熱錢已由積極轉趨謹慎;因此,建議投資人短線上先保守因應,長線上則採取選股不選市的操作策略,以具有本業獲利成長性的個別公司為優先考量的標的。
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針對美國6月份的FOMC會議,市場通常會提前一個月反應、股市走勢將較為震盪,加上5~6月為報稅季節及電子產業淡季,故台股指數可能進入盤整。而在財報方面,目前上市櫃公司首季財報已陸續公布,但出現匯損或第二季展望不如預期的企業佔多數,惟法人已陸續作出對應調整,因此,4月營收能傳出利多族群,有望成為下波主流股。
趙憲成分析,指數震盪之際,族群性要有表現將不容易,操作以選股不選市為主軸,電子族群可留意營收成長獲利提升個股或大數據題材、業績落底的跌深個股;傳產族群可留意原物料價格反彈受惠股、汽車零組件族群、中概收成股、運動用品概念股。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則表示,第一季財報利空的消息已逐步淡化,接下來可關注第二季企業獲利展望與聯準會升息的進程,若基本面有正面訊息釋出,且聯準會溫和升息趨勢不變,將有利資金回溫。
在產業部分,他建議以受惠政策扶植與產業趨勢向上的趨勢成長股為主軸。尤其今年多數產業面臨成長動能減緩的壓力,市場也缺乏殺手級應用的產品,因此,中長線產業趨勢明確,每年可維持10%~20%成長的趨勢股,可望受到市場關注,包括資訊爆炸時代下,物聯網、網通、工業電腦展望仍然正向;另外人口老化趨勢下,醫療生技未來成長潛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