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

年長的男性有一定比例在小解時,常會面臨排尿困難或是頻尿、尿失禁、小便無力、尿不乾淨等窘境,這些症狀通稱為「下泌尿道症候群」,且多由於攝護腺肥大所引起。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陳怡光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普遍出現在60歲以上男性,可能由身體機能老化所引起,或是受到飲食習慣、男性賀爾蒙、遺傳等因素影響,造成攝護腺肥大壓迫尿道,進而產生排尿困難的症狀。患者可透過肛門指診、經直腸超音波、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腹部超音波、尿流速檢查...等方式檢測出。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陳怡光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的方式可分為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症狀若輕微者,可以藥物治療,其治療方式有二種,一種是以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改善攝護腺尿道的張力,讓膀胱頸容易放鬆而改善排尿困難,另一種是以5α還原酶抑制劑抑制男性賀爾蒙效用,讓攝護腺不因男性賀爾蒙刺激而逐漸漲大因而影響排尿。以藥物治療時,可能會有性慾降低、或抑制男性賀爾蒙的其他副作用。但當面臨當藥效不足以治療、藥物過敏,或是攝護腺肥大引發泌尿道反覆感染、膀胱結石、血尿、腎水腫或是膀胱纖維化等併發症時,醫師通常會建議以手術方式治療。陳怡光醫師強調,攝護腺增生的大小與攝護腺肥大問題嚴重與否並非絕對相關,醫師通常會依據民眾的臨床症狀決定是否建議採行手術療法。

目前較常見攝護腺肥大的手術治療方式有傳統電刀手術、綠光雷射、二極體雷射、銩雷射、微拉雷射...等。傳統電刀手術與雷射的不同在於,傳統電刀手術由於採用電流進行治療,容易由於電刀造成組織的破壞,造成失血,加上需在手術途中使用蒸餾水沖洗,有引發水中毒之疑慮,此外因電流產生高溫而有熱傷害的情形,較容易導致性功能障礙或尿失禁的風險。雷射手術治療的則以汽化、削除組織來進行,有不會產生熱傷害,降低出血量及導尿管置放時間、術後恢復期短的優勢,且可大幅提昇年長病患服用抗凝血劑病患治療的安全性。

陳怡光醫師表示,相較於綠光雷射,微拉雷射可以切割取出組織進一步檢驗,而非單純直接汽化組織。以手術出血量而言,有的雷射偶會導致嚴重出血而必須改用電刀進行手術,或是導致組織碳化,降低雷射效能。微拉雷射則同時具有出血量少,且不易造成組織碳化的優點。另外,微拉雷射採用非連續的能量調控,因此在切割組織時,較不會產生組織傷害或是切割不乾淨等問題,相當適合使用在需要切割搭配汽化或剝離搭配汽化攝護腺組織時。整體而言,微拉雷射在切割效果、汽化效果、出血量的控制與縮短手術時間上,皆有顯著改良,也提供患者進行攝護腺手術一個新的選擇。

陳怡光醫師提醒民眾,攝護腺肥大屬長壽病的一種,長者若發現罹患相關疾病,透過治療都可以得到極好的成效並恢復生活品質,雷射手術雖可治療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但患者仍須遵從醫師指示,注意術後保養與定期回診,除了術後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同時也須避免進行激烈運動或過度走動、搬運重物,以免因過度用力導致術後出血的現象。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