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作家楊絳回眸前半生 以書寫傳遞思念感懷
時局動亂下,被政府、社會箝制的生命與思想,曾讓一具具身軀淹沒在未可知的磨難裡;日子刻苦、自由遙不可及。無論早期臺灣白色恐怖,亦或對岸風聲鶴唳的文化大革命,人聲噤若寒蟬,深怕一步踏錯,回過頭即墜入無邊深淵。這些身心摧折為人們漂染出白髮、刻畫出細紋;「人間沒有永遠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中國百歲女作家楊絳對人情世故寫下這般註解。走過中日大戰與文化震盪,楊絳站在死別與生離的脅迫裡,依然挺直腰骨走了過來;風雨過後,僅存對至親的懷緬與無限追憶。

楊絳,本名楊季康,出生於西元一九一一年的北京。成長在書香世家的她,求學時便非常好讀,不但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政治系,又考入北京清華大學成為外語研究生,後與文學家錢鍾書成婚,雙雙赴英國牛津大學進修,並至法國巴黎求學。一九三八年他們帶著女兒錢媛回到中國,時值日本侵華,楊絳全家在夾縫中求生,從八年抗戰一路挺到國共分裂,各種檢討、批鬥運動讓當代知識份子飽受屈辱,錢鍾書與楊絳也難以倖免,忍下種種不平對待。即便處於困境,夫婦兩人依舊寫作不輟,並努力編纂文學經典,錢鍾書以長篇小說《圍城》廣受世人推崇,而通曉英、法、西班牙語的楊絳,也有多部譯作,並擅寫劇本、散文與小說。身兼大學教授和中學校長等多重身分,楊絳曾言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生不改,我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從其文章不難發現對丈夫、對女兒深摯的愛。因此楊絳晚年面臨女兒病逝,吞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働,又猝不及防與丈夫永別,她不免感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雖然家散了,楊絳仍堅毅佇立人間,在一家三口的記憶中尋覓歸途。

抱持一分淡然自在 走過戰爭與文革
爬梳楊絳憶寫過往,不難發現她何以能在晚年孤獨中泰然自若。那憂患頻生的年代,縱使淒風苦雨吹上門,楊絳與錢鍾書仍不怨懟度日;與其說是故作堅強,更可說表現出紛擾下的樂觀與淡然。讀楊絳記錄抗戰時與錢鍾書淪陷上海的篇章,日本人供給的麵粉是黑的,米則是摻了沙的「粞」,要吃優質大米,只得花較貴的錢在街上另購。彼時楊絳夫妻撰文、教學全為了微薄的柴與米,「我們夫婦常把日常的感受,當作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嚐。這種滋味值得品嚐。因為憂患孕育智慧。」楊絳記錄了當時心境,即便世態炎涼也能咀嚼出滋味。

【文字/張桓瑋】
【照片提供/時報出版】

【完整內容請見《Life Plus熟年誌》 2015年6月號】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