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可作輔助工具
有些家長心急如焚,希望寶寶可以趕快將尿布戒掉,乾脆直接不替孩子包尿布,但若寶寶還未能準確控制自己想廁所的時機,很容易不小心尿褲子,還會因此使他們因為擔心挨罵而感到莫大壓力,家長不如讓孩子繼續穿著尿布一段時間當作緩衝期,上廁所前再將尿布脫下,等到寶寶大致能掌控上廁所的狀況時,再跟尿布道別。
不過即使孩子大多數時間都能控制尿意,還是會遇到特殊狀況,例如夜間或長途旅行時,孩子尿褲子的頻率就會提高,建議家長在長時間無法如廁的情況下,還是替寶寶穿著尿布較佳。若寶寶即使在夜間或出門在外時都能告知父母自己想上廁所,就能進一步嘗試讓寶寶完全不穿尿布囉。
父母態度很重要
在整個如廁訓練的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和觀念是非常重要的,若寶寶身心發展都還未成熟,過於匆促可能會揠苗助長,反而遭來反效果,讓戒尿布的過程更不順利,因此有許多要特別囑咐爸比媽咪的事項,父母的觀念調整好,寶貝學習獨立的過程就會更順利。
理解寶寶的發展狀況
寶寶大小便的控制能力成熟度與大腦的額葉有關,每個寶寶的發展狀況都會有差異,千萬別因為親戚或朋友們的孩子已經能自行上廁所,就以同樣的標準要求孩子,施素娥理事提到,若家中有手足,藉由觀察哥哥姐姐上廁所的過程,能幫助孩子盡快接受如廁訓練,孩子透過模仿,過程會順利許多。
但要特別提醒的是,引導孩子模仿的過程中,應避免以「你看哥哥好厲害,你都不會」諸如此類充滿比較意味的用語來脅迫孩子,即使家中大寶在1歲半就成功戒尿布;二寶卻已經2歲了都還會尿褲子,也必須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給孩子一些時間,相信他們很快就能上手。
避免斥責孩子
有時候孩子可能是擔心如果要求父母帶自己去廁所,又沒有尿出來,會遭來一頓責罵,乾脆忍耐不敢說,沒想到就尿褲子了,因此無論孩子要求幾次,只要有提出想如廁的意願,父母就應不厭其煩的帶孩子去嘗試,多試幾次後,他們就能較準確的掌握有尿意或便意的感覺。只要稍微換個語氣,孩子對如廁訓練的感受也會不同,更能避免孩子故意尿褲子引起父母注意或對戒尿布產生抗拒的心態。
6訣竅,戒尿布更順利
孩子學習如廁的過程中,父母及寶貝可能多少都會受到一些挫折,但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沒有人是一次就能學會,為體恤父母的辛勞,施素娥理事分享,把握以下6個訣竅,孩子的戒尿布旅程將會更順利!
1.如廁訓練應盡量選在夏天進行,就能避免寶寶因為尿褲子時更換衣物的過程著涼。
2.請寶寶練習自己脫褲子、脫小內褲的時候,應替寶寶穿著容易穿脫的衣物,如包屁衣、吊帶褲等寶寶難以自行穿脫的服飾,易使寶寶來不及到馬桶上排尿。
3.吃飽飯、喝完牛奶後大約30~40分鐘後寶寶可能會排泄,父母應主動提醒孩子去上廁所。
4.孩子睡醒/睡前都應去排尿。
5.一般大約6個月左右就能完成如廁訓練。
6.多鼓勵、多提醒,讓如廁訓練的過程輕鬆有趣。
施素娥
經歷:16年保母人員
現職:臺北市保母協會理事、保母人員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臺北市保母協會理事施素娥
模特兒/淘氣寶貝小蘋果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4年11月號。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