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報導】
文章轉自2010年6月20日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2010.06.20 02:22 pm「是他,就是他讓我懷孕的!」
在一次聚會當中,張太太指著對面的男士大聲說。
「讓她懷孕﹖」難道是男友或者是...。
那她怎麼還講那麼大聲,是要捉賊嗎﹖
「結婚十多年一直沒有孩子,對公婆無法交代,最後經人介紹看了這位醫師,做了試管嬰兒,不到幾個月就懷孕了。」
在古代,「讓人懷孕」這句話不會讓人想太多,但在近代,就要左思右想、仔細推敲是什麼含意了。
話說三年前,有一天接到一通電話拜託我去病房看一個猛爆性肝炎的病人,是一個40歲左右的男性,標準公務員,很認真負責,但有B型肝炎,沒有定期追蹤。他太太買了一些號稱可以增強免疫力的健康食品給他吃。幾個星期後他突然感覺身體倦怠,以為工作太疲累並不介意,慢慢小便顏色變深,眼睛也變黃,趕緊去醫院就診,肝指數飆到2500、膽紅素10,診斷是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住院之後肝指數雖然下降,但黃疸漸漸上升到30以上,意識也開始不清楚,是典型的猛爆性肝炎引起肝昏迷。
命在旦夕之間家屬到處求援,我心想除非有奇蹟出現或有人捐肝給他否則必死無疑,我嘆了幾口氣,心知這是一直在重覆的悲劇,隨便亂服藥品引起的肝傷害。因為家人中沒有人可以捐肝給他,只能期待有人往生捐肝給他。可是台灣捐大體風氣不盛,屍肝如鳳毛麟角,而等肝者為數眾多,因此希望極其渺茫,我跟焦急的家屬說了一下我心裡的想法後就離開了。
二年後,有一天門診來了一對夫妻一直跟我叩謝,我不知其所然,後來才想起原來是當初躺在病床上那位肝昏迷的病人,病人太太帶著他來跟我道謝。原來病人昏迷了一星期後,某天,在某家醫院有人車禍死亡要捐心臟,那位肝昏迷患者的主治醫師就跟對方要了肝臟,移植終於讓他起死回生了。
科技進步讓許多過去不可能的事化為可能,化腐朽為神奇,這就是醫學研究的重要性。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免費索閱。50期會刊「好肝不卡油,拋開脂肪肝」、「肝臟移植-為末期肝病患者續命」、「干擾素-治C肝也治B肝」。
【2010/06/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