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皮膚疾病 專家推薦飲食指南
「皮膚有問題,到底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藉由飲食達到控制、改善皮膚疾病,來擺脫服藥是許多患者的希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皮膚科主任蕭子臨以常見的四種皮膚疾病為例,說明疾病飲食攝取建議:

1. 痤瘡:低GI飲食。
有研究指出,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飲食有助於改善痤瘡症狀,因此病患若是吃了高升糖指數食物,就會使痤瘡惡化。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減少乳製品攝取可能改善痤瘡,如起司、牛奶。

2. 慢性蕁麻疹:補充維生素D。
初步證據顯示,慢性蕁麻疹病患多補充維生素D可改善病況,然而補充多少劑量等相關問題,仍有待進一步研究確定。

3. 乾癬:減肥、減少酒精攝取。
減肥不但能改善乾癬症狀,還能提高部分乾癬藥物療效,對乾癬患者較常合併的代謝性症候群也有益。此外,少喝酒,減少酒精攝取也可改善乾癬,能降低乾癬藥物所帶來的肝毒性。

4. 異位性皮膚炎:避免過敏原。
不少母親在懷孕期間避免過敏原攝取,如雞蛋等,但醫師說,這樣做其實無法降低將來孩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相反地,可能造成出生體重不足及早產危險。而懷孕期間服用益生菌,產後嬰兒繼續服用益生菌,可降低將來孩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

而母親於哺乳期間避免過敏原攝取,也無法降低孩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對異位性皮膚炎高危險群嬰兒,前四個月「純母乳的哺育」或「水解配方奶」確實具有保護作用。但一般嬰兒,純母乳的哺育對異位性皮膚炎並無保護效力。

過敏原排除飲食(elimination diet)僅適用於經口食物測試(oral food challenge)證實具有食物過敏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建議一般患者切勿自行嘗試,以免造成營養不良或生長遲緩。蕭子臨醫師強調,飲食對皮膚問題確實有幫助,但患者切勿矯枉過正,造成營養失調。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