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到最後“關”頭 小心膝蓋救不回
  

吳媽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膝蓋退化及磨損的情形比一般人嚴重,而且關節中增長許多鈣化的骨頭,不但走起路來姿勢不正確,也不能久站,但因為害怕外科及動刀,一忍就是數年,直到後來發現會突然不能站立或行走,才鼓起勇氣接受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承安醫院林洋德院長指出,許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都跟吳媽媽有類似的情形,罹患此病的患者,他們的身體通常較為虛弱、需要長期服藥,而且關節常見較為脆弱或受損的現象,卻可能因為害怕開刀、不想用人工關節或是怕術後預後差,而一拖數年,像四十多歲的吳媽媽雙膝略微變形、行動已受到嚴重影響,直到發現游泳復健也無法改善後,吳媽媽終於在多方諮詢後、接受了膝關節置換手術。

林洋德院長表示,術前的充份溝通對病人而言十分重要,其實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跟「牙套」手術的道理相同,將己磨損破壞的關節面切除,再裝上新的人工關節,為了讓關節和骨骼緊密結合,日後不易產生鬆動,並使用骨水泥固定。微創手術的傷口小,不但可降低感染風險,像吳媽媽這類體力較差的患者,在置換右腳的膝關節後,隔日即可下床以助行器行走,術後第3天即可自行上下樓梯,不需輔助器。

承安醫院已進行過近4000多例的骨科微創手術,幫助過許多病人重新獲得行動的能力,林洋德院長表示,骨科微創手術的特點為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因此對於患者身體的破壞極低,恢復期也短,同時更可以克服多項限制,包括長短腳、肥胖、年紀大,或是像類風濕性關節患者,通常骨密度較低,骨科微創手術可降低手術風險,也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在術後獲得大大改善。

林洋德院長特別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比一般人脆弱、容易變形,微創骨科手術可以幫助他們,改善行動不變的問題,如果因為害怕手術而拖延病情,反而可能因為關節變形嚴重、失去活動力,而使肌力退化、甚至肌肉萎縮的情形發生,因此建議患者把握緊要"關"頭,保住珍貴的"行動力"。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