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成「無心怪胎」 雙胞婦忍痛減胎、喜獲新生命!

當發現胎兒有問題時,準爸媽總會有許多疑惑及恐慌、甚至不得不考慮放棄寶寶。

31歲的小芸透過人工生殖懷上雙胞胎,但其中一個胎兒在8週沒了心跳。因此小芸小心翼翼懷著僅存的胚胎,孕程中羊膜穿刺、羊水晶片各種自費檢查都做了,卻在20週的產檢時,發現原本沒心跳的胚胎並未萎縮、反而長成了「無心怪胎(Acardiac Twin)」。

雙胞胎「射頻燒灼術」胎兒治療 減胎搶救!

社團法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理事長張東曜表示,無心怪胎沒有正常的心臟功能、只有下半身軀體,且靠著共用胎盤的健康胎兒供給血液及養分而成長,若不阻斷無心怪胎的臍帶血流供應,可能導致原本健康的胎兒胎死腹中。幸好小芸透過射頻燒灼術(RFA)進行胎兒治療,成功將異常胎兒減胎,並讓健康的胎兒得以正常發育、出生。

當發現胎兒有問題時,準爸媽總會有許多疑惑及恐慌、甚至不得不考慮放棄寶寶。然而其中有些症狀,是可以在產前透過胎兒治療去改善的,如雙胞胎輸血症候群、胎兒胸水、羊水灌注等。

在醫療史上,胎兒治療已經發展近50年了,但台灣囿於法規和器材的限制,加上個案少、入門不易,鮮少有產科醫師願意投入,可以執行的團隊鳳毛麟角,小芸能夠保住孩子已經是相對的幸運兒了。

胎兒治療」應跟進國際潮流 與產前診斷同步

在醫學領域的發展上,診斷和治療同步並進才符合病患的權益。台灣的產前診斷技術相當進步,普及率在世界更是名列前茅。在羊膜穿刺及高層次超音波幾乎成為孕程標配時,胎兒治療卻沒有相對應的發展。張東曜感嘆投入胎兒醫學如今二十幾年過去了,雖然很高興見證台灣產前檢查的普及,但胎兒治療這塊卻裹足難進,即使診斷出寶寶有狀況、有胎兒治療的需求,也難找到團隊接手。因此認為在胎兒醫學的發展上,診斷和治療需要同步並進,才能確實把關母胎安全。

「拯救胎兒」募捐 邀請社會大眾攜手同助

即使還未出生,胎兒也應該有接受治療的權利。推廣胎兒治療可以讓更多寶寶和家庭多一個機會,傳遞經驗和交流資訊則是推廣的第一步。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是全台第一個、以關懷母胎安全及發展胎兒醫學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於今年(2024年)4月8日起與度度客合作,發起「拯救胎兒」的募捐活動,希望藉由民眾支持的力量開辦一系列胎兒治療的論壇,讓有胎兒治療實務經驗、或有意願投入的醫護人員,有一個交流資訊的平台,並整合醫療資源,讓這塊領域得以永續發展,也藉此造福更多有需求的家庭。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