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心臟支架 應考量長期服藥及開刀風險
60歲的伯伯,因心臟血管阻塞進行手術放置塗藥支架,並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防止血栓形成,但手術後不到一個月,伯伯卻被發現罹患胃癌,需儘快接受手術,這樣的情況,讓他陷入停藥開刀的風險或拖延癌症病情的兩難抉擇...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道正解釋,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療中,汽球擴張合併支架置放是目前主流,其中,塗藥支架的設計及使用藥物,可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和內皮細胞癒合,但內皮細胞癒合不全,則易發生血栓,導致併發症。因此,臨床上建議塗藥支架患者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一年以上;但長期服藥卻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且在服藥期間不建議接受手術,以免手術中傷口血流不止。

一般來說,依據材質及塗層的不同,心臟支架可分為傳統金屬支架、塗藥支架和特殊材質支架如生物活性塗層支架三種。傳統金屬支架高達20%-40%的血管再狹窄率,一直是臨床想克服的難題,塗藥支架雖能降低再狹窄率至10%以下,卻必須長期服用藥物來預防血栓發生。因此,安全與效果兼顧的第三類支架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

吳道正醫師說明,依據2010年歐洲介入治療大會討論,心臟支架的評估指標,必須考量長期的安全與效果,包含血栓發生率、血管再狹窄率、死亡率、心臟併發症發生率及抗血小板藥物服用時間。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支架類別也越來越多,以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為例,因支架表面塗抹的材質人體親合性較高,可促進內皮細胞癒合,病患只需服藥一個月即可停藥接受手術,幾乎沒有血栓風險,同時能有效降低再狹窄率至10%-15%,提供患者另一種選擇。

醫師呼籲,心臟支架的選擇不僅是手術當下的決定,也將陪伴患者一生,因此,能否配合長期服藥、近期有無手術需求都是考量重點。另外,預後保健則應戒菸、避免勞累及劇烈運動,並定期回診,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資料來源:2010/6/9 中國時報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