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不足、少陰腎衰致下背痛

下背痛是指腰椎、腰椎及臀部的疼痛症狀,有時會伴有膝關節痛或不適,甚至伴有坐骨神經痛。中醫針灸康復臨床醫學博士黃怡表示,下背痛常間歇性出現,疼痛可能局限性或彌漫性。有些下背痛患者屬於輕微痠痛,有些患者較為激烈,可能會痛到無法自然行走,甚至會臥床都會疼痛。

中醫古籍《千金方》:「腰痛有五,所感不同:一曰陽氣不足,少陰腎衰,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濕著腰而痛;三曰腎虛,勞役傷腰而痛;四曰彎腰作實,傷腰而痛;五曰睡臥濕地而痛。」較為大眾所知曉的就是風痹,即是風濕痛,及勞役傷腰而痛,即是上述的彎腰提取重物或負重搬運;彎腰作實類似蹺腳,使第五腰椎凹陷、傷腰。

下背痛常見原因有蹺腳:一腿搭在另一腿上,腰椎為配合蹺腳而旋轉偏側,常見第三、四、五腰椎錯位,下背痠痛;彎腰提取重物或負重搬運:常見於男性,彎腰時腰椎需負擔上半身的重量,常彎腰負重,易造成腰椎錯位或椎間盤突出,尤其是第三、四、五腰椎錯位或椎間盤突出,輕者造成下背痠痛不適、膝關節不適或疼痛,若壓迫到坐骨神經,甚至會造成坐骨神經痛。

骨質疏鬆患者長期負重或受到外力撞擊:常見於女性,胸椎是保護胸腔、心、肺,必須固定不動,所以首先承受重力的就是銜接胸椎的第一、二腰椎,長期負重或受到外力撞擊時,可能會在原壓縮性骨折處發生間歇性的劇烈疼痛;腎虛患者:由於腎主骨,中醫《內徑》云:腰乃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所以腎虛患者常覺腰部輕微痠痛不適。

本文摘自 2015/10/12 台灣新生報 作者戎宿安報導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