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長期緊張焦慮 腸躁症恐上門
每當工作壓力大,或是緊張焦慮時,你就會有肚子痛而常跑廁所的症狀嗎?小心!!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警訊。腸躁症雖不會引發癌症或其他腸胃疾病,但卻會造成患者極度不適和生活困擾,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林俊哲說明,多數腸躁症患者對此疾病容易誤解,或者過度擔憂疑慮而惶惶終日,或者忌疾諱醫錯失有效治療,而導致身心困頓。
 
腸躁症又可稱為大腸激躁症,好發族群多為年輕人,主要導因可能為情緒緊張、生活壓力過大所引起,典型症狀是腸道蠕動異常、肚子絞痛及排便習慣的改變,超過半數的患者,在解便之後可以暫時緩解疼痛,有些患者甚至是便祕與腹瀉會出現間斷交替的型態,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是因為一旦承受壓力或焦慮,人體的副交感神經因而亢奮,腸道蠕動加劇,又因此類患者腸道神經較為敏銳,而引發腹痛及排便狀態改變的作用。
 
林俊哲主任進一步說明,腸躁症與腸胃炎症狀類似,一般民眾多無法分辨兩者差異,腸躁症是屬於慢性、長期且周而復始的型態,假設一年中至少有三個月,每個月至少發生三次肚子疼痛、排便狀態改變的症狀,於排便後症狀可稍緩解,則極有可能為腸躁症患者;相較之下腸胃炎則為陣發性、偶發性的,與腸躁症截然不同。
 
林俊哲主任建議,若疑似有以上症狀需前往醫療院所診斷,先確認是否為腸躁症之典型症狀,抑或其他腸胃疾病的可能,排除其他疾病的風險後,再針對症狀選擇治療及用藥的方式,治療目標以控制症狀為主,維持生活品質為輔,林主任表示,腸躁症是可以控制但沒辦法根治的,因此患者須聽從醫囑,積極接受藥物治療,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
 
林俊哲主任提醒,國內腸躁症盛行率約10-20%,成因與情緒、壓力和飲食習慣有關,上班族或學生若長期情緒焦慮、緊張,工作、課業壓力大,都可能導致腸躁症,醫師溫馨提醒,飲食應盡量避免不易消化或是多糖類的食物,適時補充適量的水分,試著將心情放輕鬆些,有任何疑慮請找消化系的專業醫師尋求協助,接受正確的診斷及治療,以有效控制疾病。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