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子能不能長的像大樹一樣高?是不少矮個子爸媽心中永遠的疑問,網路盛傳,成年身高可以預測,因為未來身高等於「2歲時身高的2倍」,真的準嗎?小兒科醫師解答,2歲身高定終生,只有50%的機會可能猜對,因為人吃五穀雜糧,生長曲線不可能一路不變;預測身高,青春期前照4張左手X光骨齡估算最準。
 
陽陽今年10歲,身高133公分,是全班最矮的男生,由於爸爸只有165公分、媽媽也才160公分,看著班上同學有些已經長到160公分了,十分擔心他未來身高不如人會吃虧,看到網路「2歲時身高的2倍=未來身高」說法,憂心忡忡。
 
榮新診所副院長、小兒科醫師丁綺文表示,若要以2歲身高決定未來,前提必須一直保持固定的生長曲線位置,換句話說,每年身高的成長比例都得「穩定」成長,但人又不是機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變化很多,受到發育快慢和營養狀況的影響,都可能改變生長曲線。
 
丁綺文強調,用2歲身高估算未來身高,臨床觀察,只有約一半的人符合,機率是50%、50%,等於賭機會;其他估算方式,基因檢測雖然差異只有3公分左右,但價格昂貴,而用父母身高代公式計算,準確度又太粗略。
 
千金難買早知道,丁綺文說,影響身高的因素,遺傳佔70%,後天的努力佔30%,如果能提早預測,就能把握生長板關閉之前的黃金時期,好好努力,發揮遺傳的潛力,目前臨床最準確的估算方式就是測骨齡。
 
檢測骨齡,只需要照一張左手的X光片,測量包括:手指骨、掌骨、腕骨共27塊骨頭,根據這些骨頭的成熟度,再和全球超過3萬筆、不同人種的資料庫比對,就能估算骨齡,知道生長板何時會關閉,再據此估算身高剩下的成長空間。
 
丁綺文指出,目前健保給付每年可免費照一次骨齡,小男生應把握10至17歲、小女生9至15歲青春期期間,照骨齡來了解是否提前或落後發育,由於進入青春期之後,生長板平均約4年半就會關閉,因此,最多需要照4張骨齡定時評估。
 
醫師也強調,想長高,早睡、多運動,多吃含有胺基酸的食物,包括奶、蛋、豆類、魚肉等,甚至葵花子、南瓜子等堅果類,讓遺傳潛能充分發揮,達到理想的成年身高。

轉載自NOWnews
http://tw.news.yahoo.com/未來身高-2歲身高的2倍-小兒科醫師-準確率僅50-023340940.html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