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不要怕做大腸鏡檢查,以免錯失治療早期大腸癌的機會!

彰基二林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成賢表示,最近一個月,他為15位患者進行大腸鏡檢查,就發現有3位男患者罹患大腸癌,其中一名82歲的阿公已是末期。

錯失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機會

他詢問老翁,為何發現血便或是大便習慣改變卻遲遲不就診?原來是害怕大腸鏡檢查會不舒服,就抱持著「不知道就好了」的鴕鳥心態,以至於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陳成賢指出,這3位大腸癌男患者,都是70、80歲已當上阿公、阿祖的長輩,其中兩人是大腸癌早期,另一人是末期,都是因為被兒孫發現怎麼一天排便7、8次,糞便還帶有血絲,或是原本排便正常卻突然排便很困難,才被帶來就診檢查,有患者一聽到要做大腸鏡檢查,還會反問說:「聽說很痛,可以不做嗎?」

陳成賢強調,及早治療大腸癌的效果最好,定期篩檢是不二法門,他曾經在門診遇到父女兩代都是大腸癌,先是33歲女兒飽受長期下腹痛困擾,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反應,再經過大腸鏡檢查確認為大腸癌末期;因此全家都來接受檢查,55歲的父親被檢測出為3期患者,經過治療追蹤,病情相當穩定,女兒的大腸癌因為發現太晚而錯失治療機會,相當遺憾。

由於大腸癌跟其他癌症相較,早期症狀比較不明顯,積極接受糞便潛血篩檢與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算發現癌變前的息肉,及早切除也比較簡單。

陳成賢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篩檢或是大腸鏡檢查;有家族病史的民眾應提前到40歲;如果發現排便習慣改變或是血便,就應該儘早就醫檢查。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