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為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的首位,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去年提供 50-69歲危險族群的大腸癌免費篩檢服務,僅 6萬人參與,但尋獲 1447人有息肉,當中 1成的 142人確診罹癌,幸好均為初期癌症,都即時獲得治療。
全市到去年 11月底的 50-69歲為 43萬 7712人,參加大腸癌篩檢僅 6萬 6949人,只達 15.3%,當中 4267人呈現陽性反應, 2391人完成大腸鏡檢查,完成率 56%,當中一半發現有息肉,以東區 166案最多,確診為大腸癌有 142人,其中以安南區的 18人、永康區的 17人分別列第 1、 2名。 衛生局呼籲從未檢查的市民,速速善用篩檢管道,尤其是今年剛滿 50歲的 51年次民眾,適用健保免費檢查的對象,另外有 37萬 763人,應每 2年檢查一次而還沒檢查的民眾也應把握機會,接受潛血檢查。
衛生局強調,糞便潛血檢查無需飲食限制,只要民眾拿到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提供的採檢容器,在家解便時將糞便大在舖放衛生紙的廁所地面上(避免馬桶內污水及尿液污染),以採集棒在糞便的不同位置輕劃,使少量糞便覆蓋溝槽,蓋子壓緊後送檢,如無法當天送檢,先存放冰箱冷藏,以免潛在血液在室溫下破壞。
局長林聖哲呼籲,受檢民眾如有發現潛血反應,不要怕痛而拒絕接受大腸鏡檢查,因為大腸鏡檢查是確定潛血問題的好方法,可排除其他痔瘡引發的疑慮和掌握治療的好時機。
有些受檢者則會心存僥倖,要求再做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以便確認,林聖哲認為這是不正確的,因流血通常是間歇而非持續性發生,所以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時,都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適當。
資料來源:2012.01.31中華日報,記者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