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的護理師4年前確診罹患子宮肌瘤,但因肌瘤不大,未影響生活。直到今年出現頻尿、腹部嚴重悶脹且每天出血,失血量多到常頭暈,才進一步就醫檢查,發現肌瘤長大到16公分,且血紅素指數降到6(正常血紅素指數為12以上),醫師評斷重度貧血,建議先服藥控制再手術,現在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醫師洪煥程指出,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30至45歲女性,約有75%患者因無症狀而不需治療,但有25%患者依據肌瘤位置不同而出現經血量過多、頻尿、經痛等症狀,若不治療,嚴重者會導致貧血、尿失禁等不適症狀,會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
洪煥程說,一旦發現子宮肌瘤後,就要定期每半年到一年做超音波檢查追蹤。若症狀嚴重就必須提早接受介入治療。
目前治療方式有手術與藥物,如果是肌瘤大又嚴重貧血的患者可以考慮先吃新型口服藥物舒緩貧血狀況,等血紅素指數上升到11以後再手術摘除肌瘤,降低術中出血的風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主任洪滿榮提醒,肌瘤有如子宮內的種子,種子是否會結果,除了與體質有關外,飲食和後天環境也很重要,建議平時要避免不正常熬夜、減少攝取含荷爾蒙的食品(如山藥、蜂王乳等),並且避免吃生冷或辛辣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