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配戴彩色日拋隱形眼鏡

終於盼到要到嚮往已久的公司面談,Julia精心裝扮,還不忘到藥妝店挑選一副琥珀棕彩色日拋隱形眼鏡配戴,希望深邃明眸能讓主考官留下深刻印象。面試結束後,忽然覺得眼睛卡卡,鏡片有滑動感,超級不舒服,前往眼科醫師檢查,才發現配戴了一副不符合角膜弧度的彩色日拋。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講師吳承臻表示,配戴彩色隱形眼鏡,讓眼睛閃亮、美麗加分不再是新鮮話題,而是現在進行式。而現代的隱形眼鏡同時兼具生活便利品及美妝日用品多元角色,不同於以往只有醫療器材的單一身分。彩色日拋隱形眼鏡俗稱「瞳孔放大片」,是一種可以增大眼球黑色面積,讓眼睛炯炯有神,提高美麗效果的隱形眼鏡。吳承臻老師解釋,彩色隱形眼鏡應該稱為「虹彩放大片」,而非瞳孔放大片。眼睛表面結構可分黑眼球及白眼球,黑眼球的前表面是透明無色的角膜,透過角膜可以看見內部的虹膜所呈現的顏色,而東方人的虹膜多為棕色。至於瞳孔,則是虹膜中心的一個圓形開口,會隨著光線的強弱自動調整進到眼睛裡的光量。所以彩色日拋又名「瞳孔放大片」是一個美麗誤會,因為放大的部分其實是看似黑眼球的虹膜而非瞳孔。

過度注重美麗效果 小心眼疾上身
配戴者對於隱形眼鏡的作用已和以往不同,不再只是單純的屈光矯正。然而錯誤的配戴觀念,使得隱形眼鏡導致的眼疾比率節節升高。最常見的是將彩色日拋當作美妝品,挑選時過於注重款式、顏色及放大效果,卻忽略了考量鏡片的曲度大小、材質、含水率和透氧量等是否適合自己的眼睛。吳承臻表示,配戴不適合眼球角膜弧度的隱形眼鏡,就和穿了一雙不合腳的鞋子一樣,如未適度的校正配戴,恐會出現破皮、發炎感染或視覺模糊等問題。
 
吳承臻老師曾經遇過一位配戴彩色日拋的S熟女,睡前忘了摘除隱形眼鏡。隔天起床後,她完全忘了昨日配戴隱形眼鏡的事,另行再配戴了一副隱眼到眼裡,甚至超時配戴了一個月之久。直到眼睛紅腫發炎後,才求診眼科,眼科醫師表示她的眼睛已經遭到細菌感染,侵入了角膜組織,須做持續性的治療與後續追蹤,直到控制確認後,才能避免眼睛的失明。
 
重視3挑選3配戴2注意原則 多美麗少危機
挑選原則1 先行檢查及測量
不要衝動購買,應先前往眼科或驗光診所評估眼睛的狀態是否健康,能否配戴彩色日拋隱形眼鏡?如不能,則應避免配戴以防損傷眼睛。若適合配戴,應透過專業驗光師的屈光度數、角膜弧度和直徑測量,評估眼睛適合哪一類的隱形眼鏡。選購時再注意材質的含水率和透氧量,才能避免眼睛愈戴愈乾澀和缺氧的問題。 
 
挑選原則2 進行試戴
無論挑選的是哪一類材質,都需進行試戴至少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期間讓消費者親自感受隱形眼鏡的舒適程度,以及是否有乾澀、摩擦等異物感,並留意是否對鏡片的色料有過敏的現象?如有不適,未來應該避免購買到同樣的產品。
 
挑選原則3 挑選款式
彩色日拋款式琳瑯滿目,最好先進行材質的試戴後,再挑選最符合自己美妝需求的款式。
 
配戴原則1 洗手
需使用中性清潔用品徹底洗淨雙手,避免將汙染源透過手和鏡片感染眼睛。
 
配戴原則2 分辨鏡片正反面
正面的曲度有如碗狀,會完美的站立起來,鏡片底部與手指的接觸面積較小;而反面則像碟盤狀,鏡片有攤平的現象,鏡片底部與手指接觸的面積較大。
 
配戴原則3 手眼合作直接配戴
右撇子,將鏡片放在右手食指指腹尖端,正面朝上→以右手中指撐開下眼皮,左手中指撐開上眼皮→兩眼直視前方→利用水的表面張力將鏡片輕輕地覆蓋在眼球上面→確認隱形眼鏡吸附住眼球成功的戴上後,輕轉眼球和眨眼→慢慢鬆開雙手,完成配戴。左撇子,則反之亦然。
 
注意原則1 小心鏡片掉落
配戴過程中,若鏡片不小心掉落地面或桌面,建議直接丟棄,再另外開封一副新的彩色日拋隱形眼鏡。若不得已只剩唯一的一副隱形眼鏡,則須再依完整的清洗與消毒步驟後,方可配戴。
 
注意原則2 配戴不適時摘掉休息
配戴後的日常活動中,多多觀察自身的眼睛狀態。如有任何發癢、灼熱感、異物感等不舒服已影響到配戴的安全性時,則須立即摘掉隱眼,讓眼睛得以休息與舒緩。
 
醫流角色 吳承臻醫師
現任: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講師
經歷:
臺灣低視能防盲學會秘書長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視光學科講師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