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缺乏症

激素 (或稱 荷爾蒙)乃是一種化學物質,經由血液的流動傳遞細胞與細胞間的訊息。生長激素 (somatropin)也會直接地或間接地影響骨骼、組織與器官的生長。

當位於大腦基部,如豌豆大般的腦下垂體無法製造適當量的生長激素時,便會造成生長激素缺乏或不足。大腦有一部分稱為下視丘的地方,它負責調控我們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並觸發或刺激腦下垂體以製造體內所需的激素量。只要是下視丘、下視丘與腦下垂體間的連結或者是腦下垂體本身的功能出了問題都可能造成體內生長激素含量過低。當孩童體內生長激素濃度過低,或甚至缺乏生長激素,那麼這位孩童就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當孩童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量不足,那麼我們就稱他為生長激素不足。生長激素不足有程度上的差異,現今這類生長激素的藥物可大量取得,因此,患有生長激素不足的孩童可接受適當的補充治療。

與正常人相比,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的病童身材較矮小,不過身材比例、臉部外觀以及他們的理解能力均與正常人相同。因為生長激素也調控著脂肪的代謝,所以未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的病童的身材,可能較為圓胖。就年紀而言,這些病童可能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小,身體的生長與骨骼年齡 (bone age, 又稱骨齡)也會較遲緩,所以頭骨常也未發育成熟,故會使臉部比例像年紀較小的幼童。骨齡就是根據左手掌與腕的X光片,來判斷全身骨骼生長板的成熟程度及空間。舉例來說,骨齡遲緩兩歲的病童代表他在青少年時期還需要再多花兩年才能發育完全。

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生長激素缺乏。不過大多數都是因為未知原由的"自發型"疾病。這種"自發型"疾病含括了許多的原因,可能是腦下垂體或是與腦下垂體有關的連結在出生時受到損害或者是頭部嚴重的創傷。有時候有可能是胎兒在生長的過程中,發生的某些問題導致他們缺乏該腺體或者是腺體發育不完全。有些病例為遺傳性疾病 (約有3%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的病童他們的兄弟姐妹都有同樣症狀)。此外,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患有此類疾病,但仍舊未知其原因。經由外科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大腦或腦下垂體腫瘤時,腦下垂體的功能可能會因治療而受到影響,接著造成激素的缺乏,而最常見的病症就是生長激素缺乏。利用放射線治療白血病時,也有可能因放射線照射頭部而減低腦下垂體的正常功用。

生長激素缺乏症有可能單獨發生,或者與其他荷爾蒙缺乏有著相互作用或有所關聯。比如性激素的分泌便會受生長激素的影響,不過在病患們的青春期發育之前,通常並不會急著做治療。促甲狀腺激素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有時也會受到生長激素缺乏得影響,當然也包含了會受生長激素刺激的腎上腺(adrenal gland, ACTH),不過這較不常發生。而上述的所有激素都可經由藥物治療作補充。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