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濕疹竟然是吃出來的
(健康兩點靈雜誌: 自律人生專欄)

長期飲食不當,也會導致自律神經的失調,甚至反應在皮膚上,出現皮膚紅腫、癢等慢性濕疹症狀,經飲食導正、吃當季蔬果,以及服用腸道與皮膚的共振食物,就可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恢復皮膚的健康。

現代人因為飲食遠離天然、生活壓力過大,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愈來愈多。一位皮膚白皙的妙齡美女,左手背多年來布滿暗色、不平的慢性濕疹,既不適又有礙美觀,看遍中西醫使用過西藥類固醇或是吃中藥都治不好。後經自律神經檢測發現,原來是負責消炎的副交感神經活性過高,造成她體內有慢性發炎情形。

透過蛋白質晶片檢測食物的抗體,發現這位美女的體內有很高的排斥小麥和牛奶的抗體IgG,顯示她的體質不適合吃小麥和牛奶。當她吃小麥食品和牛奶時,會促使腸道增加交感神經的活性,讓身體產生「發炎排斥」的反應,應該排掉這些不適合她體質的食物,來保護身體的健康。
 
頑固性濕疹 是皮膚自律神經失調
由於她經常食用麵包、蛋糕和餅乾這類小麥食品,因此長期刺激交感神經的活性,久而久之,打破了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平衡,結果導致皮膚的自律神經失調,因而罹患了頑固性濕疹。

針對此皮膚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例,首先建議她每天應吃當季的7種蔬菜和水果,以便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來加速排除腸道中的有害物質,並能攝取到具有抗發炎的各種植物化合物,去保護腸道和皮膚的細胞。
其次,建議她可服用腸道和皮膚的共振食物,例如糙米、野米、大麥米等,來調節自律神經活性,以改善皮膚和腸道的血液循環,達到活化皮膚細胞和加速排出體內的小麥抗體。同時也要求她忌喝牛奶和忌吃麵條、麵包、蛋糕和餅乾等加工麵類食品,才能讓身體不再產生新的排斥抗體,3個月後,她恢復了原本美白的纖纖玉手。
 
腸道是第一道防線 少吃加工食品
健康之道,源自於營養,而營養之道,則重在「天然」。醫師之父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的金玉良言:「讓食物為醫藥,醫藥為食物。」也就是吃對食物健康又長壽的道理。我們每天需要吃三餐來攝取均衡營養,腸道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它的面積是皮膚的200倍,也是我們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要避免吃不當的食物,以免引起皮膚的自律神經失調。

現在的食品多含有多種人工添加劑、化學污染物和重金屬,這些毒素和化學物質進入腸胃道,首先會激化交感神經的活性,來產生發炎反應,以排掉這些有害的物質來保護我們的健康。但如果在腸胃道無法排除乾淨,就會吸收進人體而抑制抗氧化?的活性,造成神經細胞膜脆化和老化,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當前出現不少基因改造食物或是加工製造食品,更是缺乏許多天然營養素和各種微量元素,因此如果長期缺乏這些微量營養素,也會導致神經細胞失調,例如缺乏維生素B12會產生疲勞、抑鬱或失眠等症狀。
 
吃進不適合的食物 身體大NG!
大多數人都是不知不覺地吃下不適合個人體質的食物,這會經常活化交感神經而促使身體產生免疫排斥的抗體IgG,去排掉外來的食物蛋白質大分子,導致血液中含有過高的IgG抗體,會逐漸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發生,例如腸躁症、肌筋膜疼痛症、慢性過敏、頑固皮膚病、腦神經衰弱、睡眠障礙、慢性疲乏、第二型糖尿病、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等。

吃錯食物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和慢性病,建議讀者多吃當季、在地的新鮮蔬果,把握少鹽、少糖、少油和少炸,保留食物原味的烹調原則,不但可以避免外來的化學添加物,而且能夠攝取到天然食物的完整營養素,也有助於體內抗氧化和排毒的功能。

(原文刊登於健康2.0雜誌)

陳惟華醫師的愛家園地http://lovingclinic.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6.html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