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台北報導
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指出,腸躁症患者會出現反覆便祕或腹瀉,或兩者混合型,且常合併腸道蠕動異常、肚子絞痛,跟發生在左側的大腸癌症狀很相似。不過,腸躁症患者雖然會有解便不順情況,但仍然解得出來,至於大腸癌患者會因腫瘤阻塞腸道、導致便祕愈來愈嚴重,甚至完全解不出來;有時光憑患者描述症狀,可能不易區分兩者,可在醫師建議下做大腸鏡檢查確診,檢查費用健保有給付,若選無痛,需再自費約1500~4000元。
情緒失調引發
有些腸躁症患者擔心病症是否可能惡化成大腸癌?王輝明醫師表示,這兩個疾病之間完全沒有關係,病因也不同,前者主要為情緒失調、壓力過大所引起,後者則跟飲食不正常、大腸癌家族史等有關,因此腸躁症並不會演變為大腸癌,患者無須過於恐慌。在治療腸躁症上,主要開立鎮定劑藥物,並建議患者要適時抒壓,避免不斷累積負面情緒。
注意腸癌症狀
不過,腸躁症患者若罹大腸癌,也可能自以為是腸躁症而輕忽、延誤治療,王輝明醫師提醒,可注意排便習慣有無改變,如本來就有便祕問題,但卻有逐漸加重甚至有解不出的趨勢,或拉暗紅色血便、體重莫名減輕等異常,若是出現上述異常,最好趕緊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