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攝影
近年來乳癌發生率節節升高,乳癌防治重要課題,因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預定將乳房攝影篩檢列入健保給付項目,由於乳房攝影能偵測微小鈣化點,使得一部分的乳癌得以提早發現,這方面在醫界都有共識,然而在有限的健保資源下,冒然實施全國性的攝影篩檢,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確實有檢討的必要。

根據全世界臨床醫學最具公信力的針刺雜誌(Lancet)於2001年第358期所刊登的一篇回顧性文章指出,乳房攝影篩檢並不能降低女性的死亡率:這是作者分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七個有關以乳房攝影做為篩檢方法的隨機分類前瞻性研究,在仔細檢視實驗設計及數據並依研究結果所提供的証據力可分類為高可信度、中可信度、低可信度及無可信度。作者認為這些研究沒有高可信度者,Malmo及Canada研究為中可信度,Two-County, Stockholm及 Goteborg三研究的結論屬低可信度, New York及Edinburg結論則不具任何意義。

為了要得到攝影篩檢可以降低乳癌死亡率的結論,這些研究易於將對照組中死因不明確的個案歸因於死於乳癌,以致在以乳癌死亡率當做評估指標時,得到篩檢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的結論,然而仔細分析之後,發現乳癌死亡率並沒有真正降低(相對危險性1.02; 95%信賴區間0.95-1.10)。作者更指出,總死亡率才應該是最客觀的評估指標,早期發現的乳癌多接受部分切除及放射治療,往往低估了放射線所造成的心肺傷害,結果也証實死亡率並沒有下降(相對危險性1.00; 95%信賴區間0.96-1.05)。

在13年的追蹤報告中,有關乳癌死亡率的結果在Malmo及Canada這二個中可信度研究(相對危險性0.97; 95%信賴區間0.82-1.145)及三個低可信度研究Two-County, Stockholm及 Goteborg (相對危險性0.68; 95%信賴區間0.58-0.78; P=0.001)相差很大;作者認為這與乳房攝影的品質無關,是實驗設計的偏差所致。乳房攝影篩檢的臨床價值有待更具可信度的研究加以証實。

近年來,乳癌手術有很大的進展,包括哨兵淋巴結摘取,乳房保留手術的推廣,以乳房腫瘤穿刺及粗針切片檢查取代傳統切片手術,這些進步有助於提升治療品質且大幅減少手術造成的傷害,然而現今偏低的手術給付,讓部分外科醫師缺乏改變的動機,在健保大餅沒有做大之前,提高外科給付可能是更具效益的投資。所以,筆者認為是否貿然決定以乳房攝影對無症狀婦女做乳癌篩檢的政策有重新檢討的必要。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