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大腸直腸癌患者究竟存活期有多長?台南郭綜合醫院加入搶救時間大作戰,十年下來成果豐碩,不但超越了目前將存活期延長至二年的標準,甚至有一位患者今年進入第八年的長期追蹤治療。
依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調查研究,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骨骼或腦部等遠端器官的第四期大腸癌,如果不接受任何治療,平均存活期只有半年,若接受化學與標靶治療,近年已可有效將平均存活期延長至二年左右。
郭綜合血液腫瘤科主任何民康表示,大家對末期病人的印象是很痛苦,長期臥床,奄奄一息等著離開,事實上現在大腸直腸癌的療法多元,且藥物不似其他癌症的副作用那麼多,生活品質和存活率都很高,絕對不是生命的末期。
尤其是一般人普遍對第四期大腸直腸癌,大都認為沒救了,甚至在知名劇作家李國修罹患大腸直腸癌去世後,最近各界對大腸直腸癌更是聞癌色變,甚至有人因此放棄積極治療,讓醫界頗為憂心。
何主任說,早期郭綜合就成立血液腫瘤科替患者把關,到民國九十九年因為因為國內大腸直腸癌人數攀升,特別擴大設立大腸直腸癌醫療團隊,以多專科服務患者,這幾年第四期患者平均存活達三十個月以上,最長一位是八年。
最主要是利用傳統化療藥物包括草酸鉑或依瑞諾丁,有近一半患者的腫瘤可以縮小一半,六到七成存活時間可延長到一年,若是肝轉移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合併使用標靶藥物及傳統化療,有近八成患者的腫瘤縮小或消失,希望未來搶救時間的治療,可以越來越長甚至消滅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