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速度減慢 恐有骨鬆危機!

橫跨斑馬線時,是否有算過共會花費你多久時間呢?是否覺得走路步伐越來越小、走路速度也不像以前一樣快了呢?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104年女性骨折人數比過去十年增加1.5倍,且30歲以上占9成左右。然而30歲以上的女性走路速度逐步下降,推想輕熟齡女性骨密度與行動力之間是否有關係呢?一般人若無法測量骨密度該如何從生活中預防骨鬆性骨折呢?事實上只要從生活中觀察,就能簡單看出是否出現骨鬆警訊!

女性活動力30歲起每10年會緩慢下降10%

中華民國骨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許多人會選擇醫美保養駐顏回春,但年輕女性在注重保養的同時應避免一味追求外表「凍齡」,忽略體內的活「動」年「齡」指數,就容易導致身體功能急遽退化。因此除了強化輕熟齡女性活動力,更要注重輕熟齡女性的活動年齡,只要從走路的步態、步伐、速度來觀察,就能看出自己到底是不是高危險群。

吳至行理事長指出,由於女性「動齡」下降較男性明顯,依照一般慣性的走路速度而言,女性約從30歲起每10年會緩慢下降10%,代表30歲後為活動年齡慢慢衰老、走路速度變慢的分水嶺。此外,50歲後的女性走路速度急速下降,與更年期流失大量鈣質也有很大的關係。更年期女性除了一般症狀如燥熱、情緒不穩外,也可以從步態大小的改變找出女性老化的線索。

10秒內無法走完12公尺 活動力有待加強

吳至行理事長解釋,一般的四線道馬路寬約12公尺,加上30歲以上的人平均每秒慣用走路速度至少要走1.3公尺,就一般走路速度而言,若在10秒內無法走完四線道(12公尺)或走得很急迫,就可能代表活動力有待加強!

另外,一般民眾正常的一步約與肩同寬,大約都在60公分以上,若走路步伐小於60公分,代表活動力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若覺得計算走路速度較困難,除了測速度也可以透過測步伐來觀察。過12公尺的四線道斑馬線若需要走20至24步,一步會是50至60公分,超過20步就會在及格邊緣,要維持良好活動力,最好少於20步。

每日規律30分鐘的健走、攝取2杯高鈣奶

「步伐活動的快、慢、高、低,都會影響到健康狀況」吳至行理事長說,動齡不好的人代表身體整體狀態較脆弱,不但容易跌倒也可能反映出骨質疏鬆骨折的另一種警訊。提醒輕熟齡女性在強化「動齡」之外,也應透過充足飲食補充蛋白質、鈣質,強化活動力。

鈣質、蛋白質最好從食物中攝取,但有些人怕食物中高油、高糖、高鹽會減少食物多樣性不好準備,這時就建議女性每日攝取2杯高鈣牛奶,充足基本營養,維持骨骼、關節健康。此外,每日30分鐘的健走活動包含三種運動型態(柔軟度體操、平衡肌力與走路)為維護動齡打好基礎,幫助輕熟齡女性維持骨密度,降低骨鬆危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