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不鼻塞! 鼻竇磁導航術助顏損者重生
一名60歲男子,因長期嚴重鼻塞且伴隨淚液分泌過多,起初以為是一般感冒,服用藥物後卻不見效果,眼見病症越趨嚴重,無法呼吸影響工作效能及日常生活,才決定至醫院求診。台北榮民總醫院鼻頭頸科許志宏主任表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篩竇內有顆大囊腫,原來他2年前因嚴重車禍顏面骨折,導致淚囊創傷、淚小管也阻塞,篩竇引流阻塞形成囊腫、鼻中膈穿孔,鼻內及鼻竇構造皆被破壞,不過因害怕再次動刀手術,遲遲不敢治療鼻塞的症狀。幸有鼻竇磁導航術,順利解除困擾患者多年的鼻塞及淚液過多的困擾。
 
傳統鼻竇手術的困境
許志宏主任說明,鼻竇炎意指鼻竇腔發炎,鼻腔周圍有4對空腔,分別為額竇、篩竇、蝶竇、上頷竇,一般鼻竇炎藥物治療3個月無改善,即定義為慢性鼻竇炎,建議手術治療。傳統鼻竇手術需從臉部或鼻孔劃刀,透過平面斷層掃瞄影像,及術中的實際解剖構造,將病灶的黏膜或息肉清除,不過,因擔心術後併發症,對於病灶較危險的區域,如近眼睛及顱底部位,多半採取較保守方式,不敢輕易碰觸,也是患者病症復發的原因之一,如需2次手術,也增加風險與傷害;然而上述患者因顏面骨折,造成鼻竇囊腫、淚小管阻塞、鼻竇結構變異,造成內視鏡手術困難。
 
新式3D鼻竇磁導航術更精確、更安全、減少復發
台北榮民總醫院鼻頭頸科引進鼻竇手術磁導航系統,針對2次或以上手術,或是鼻腔構造異常的患者時,可以透過3D影像迅速、精確的判斷病灶位置,增加手術精準度;許志宏主任強調,上述患者因過去的車禍創傷,導致鼻內構造不同,利用導航定位系統搭配內視鏡手術,過程中透過導航的指引,順利將囊腫摘除乾淨,同時穿通淚小管,留置導管由淚小管穿通到淚囊,目前已緩解鼻塞及淚溢症狀,順利回歸正常生活。
 
許志宏主任補充,現今器械設備日新月異,鼻竇手術能透過內視鏡手術搭配導航系統輔助,清楚立體定位,將病灶清除更徹底,減少復發的可能性,也能避免碰觸周圍重要構造,不僅提高手術安全性,醫療團隊信心提升,患者也更加放心。許志宏主任也提醒,術後2日內避免過度用力、提重物或劇烈運動,若有慢性鼻竇炎的症狀,應盡早就醫治療,減少生活中的不便。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