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生課堂糗尿褲 肉毒桿菌素治膀胱過動症
一名20歲男大學生,因先天性脊椎疾病壓迫神經,罹患膀胱過動症,常在課堂上發生尿失禁,而引起同儕的異樣眼光。讓他不敢喝水又害怕出門,起初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但症狀無法改善,改以注射「肉毒桿菌素」於膀胱,每6至9個月定期施打,不再發生於公眾場合尿褲子的窘境。
 
高雄長庚泌尿科主任暨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莊燿吉理事長說,據統計,台灣約有16至8%的成年人罹患膀胱過動症,平均每6人就有1人為此疾所擾,且年紀越大發生機率越高。發生原因為膀胱上皮分泌神經傳遞物質,刺激感覺神經,使得膀胱變得較敏感或者不自主的收縮。大部分罹病的原因不明,可能是老化、神經受損、曾經中風、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出口堵塞誘發膀胱病變等狀況引起。
 
高雄長庚曾調查院內糖尿病患者,發現院內有22%的糖尿病患罹患此病,顯示糖尿病患罹病比例較高,但真正致病因子仍待未來研究發現。
 
膀胱過動症主要症狀為急尿、頻尿(1天超過8次)、夜尿(起床小便1次以上),以及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容量縮小,有些病人甚至儲存不到100cc的尿液就想解小便,對生活造成不便,生活品質低落,臨床上有許多患者因此不敢出外旅行,連想去聽江蕙的演唱會都因為害怕突然「漏尿」沒有辦法前往。莊燿吉理事長說,患者若有以上症狀,排除細菌感染、膀胱結石或腫瘤,才能確診為膀胱過動症。
 
莊燿吉理事長進一步說明,透過行為療法及藥物治療,可以解決膀胱過動的問題。行為上,可改變飲食習慣、減少攝取茶、咖啡及可樂等刺激性飲品,膀胱容量小的患者,在可忍耐範圍內適度憋尿,能夠抑制膀胱過動。藥物方面,傳統使用口服藥物,部分患者會產生口乾舌燥、便秘、頭暈、眼睛模糊等副作用,若口服藥物治療無效時,台灣衛生福利部與美國FDA現均已核准使用肉毒桿菌素來治療膀胱過動症,透過在膀胱內的多點注射,單次注射即可改善膀胱過動症狀長達6至9個月,且能重複施打,治療效果也不會因多次治療而下降,建議患者與泌尿科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治療,積極解決排尿問題。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