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自傷行為 恐伴隨精神疾患
若發現家中兒童出現咬傷自己、刀割手腕、撞牆等現象,恐就屬於自傷行為,通常也會伴隨包括憂鬱症、焦慮症、飲食疾患等問題;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輔導科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因當事人無法透過語言來表達內心感受,或是為了宣洩壓力等,才會藉由特殊的舉動對外溝通。
 
包括兒童、青少年等都屬於臨床上常發生的自傷患者,其中也可能是因被家暴、霸凌等留下的後遺症;柯俊銘臨床心理師說,根據研究,若養成自傷的習慣,不但會成癮,還會促使擦槍走火,不得輕忽嚴重性。
 
想要避免孩子出現類似自傷情況,其實家長和老師可透過以身作則的方式,教導孩子操控情緒管理,也可蒐集讓孩子冷靜下來的物品、音樂等,建立緩衝機制,並且與孩子共同討論,找出易於引發自傷的原因,或是可透過以口含冰塊、撕報紙、咬橡皮環等方式,取代自傷行為。
 
另外,也可多鼓勵孩子培養運動的習慣,因運動產生的安多酚等物質,能使心情更愉悅;柯俊銘呼籲,孩子若出現相關行為,應多給予體諒和關懷,嚴重時也應盡快帶孩子就醫,才能避免影響日後的成長。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