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體重更該在乎的是「這個」,5項指標你及格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 19 歲以上男性成人38%有腰圍過大問題,女性則有46.6%,其中 45 歲以上成人有超過一半人口腹部肥胖;而腹部肥胖的民眾,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是一般人的4-6倍,因此正確量腰圍及了解異常的腰圍值對健康的影響,才不怕疾病找上門!

腰圍粗很危險 5指標中3即為代謝症候群

台灣慢性病全人醫療學會暨臺大醫院北護分院李伊真醫師建議,預防危險因子比治療更關鍵,首先需了解自己的腰圍。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國人訂定的診斷標準是以下5項因子中,若包含 3 項或以上者就屬代謝症候群:

(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 90cm或35吋、女性≧ 80cm或31吋)。

(2)高血壓:收縮血壓(SBP)≧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

(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FG)≧100mg/dl。

(4)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 40mg/dl、女性< 50mg/dl。

(5)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

改善代謝症候群 掌握聰明挑食、規律運動要絕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呼籲,家中長者面對代謝症候群,應該從腹部肥胖高血壓下手,如已經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需聰明吃,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健康飲食外,還要增加身體活動量;更重要的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40歲至64歲每3年1次;35歲以上罹患小兒麻痺、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藉由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服務,以達到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拿回身體健康主導權。

落實「我的餐盤」  餐餐均衡又健康

依照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家庭中成年人有高達85%以上每日未攝取充足的乳品、蔬菜、水果與堅果種子類;兒童以鈣質缺乏最為嚴重,蔬菜水果亦只有27.1%兒童達每日建議值;銀髮長輩要注意乳製品與優質蛋白質攝取,挑選軟質飲食有助於長輩咀嚼與吞嚥。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呂念珊營養師建議,透過掌握「我的餐盤」飲食重點,才能讓一家人每餐吃的均衡營養又健康。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