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行婦起床腿骨斷二截
台灣婦女真的很會忍! 48歲的賴女士一年多前出現左大腿痠痛及無力症狀,嚴重時需要用拐杖才能走路,到醫院檢查卻找不出原因,只好每天忍痛繼續過日子。直到去年十月,胸痛加上大腿痠痛實在讓她受不了,才到台北中山醫院骨科求診,照X光後發現賴女士嚴重骨質流失,醫師建議她要特別注意且持續治療。沒想到一週後,賴女士起床一出力竟聽到左大腿”喀”一聲,她驚覺不妙,原來是左大腿骨頭斷掉,在家人陪同下到台北中山醫院治療。
 
台北中山醫院骨科施俊雄醫師表示,賴女士除了左大腿骨折外,也發現胸腔肋骨有三處骨折,另外脊椎第十節也出現壓迫性骨折,初步判斷為骨質疏鬆症引起的全身性骨折。經抽血檢查,發現賴女士體內的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簡稱ALP)比正常值高出12倍(1523U/L,正常值為35 – 129),而副甲狀腺素(PTH)更高出正常值的28倍(1628.00 pg/mL,正常值為10.00 - 57.00)!安排做完超音波後,檢查出患有副甲狀腺腫瘤,經切片化驗終於找出賴女士骨質流失特別快的原因。
 
施俊雄醫師說,人體有四個副甲狀腺,位於頸部甲狀腺後方,分泌副甲狀腺素調節體內磷、鈣的代謝平衡,是調節血鈣最重要的荷爾蒙之一。副甲狀腺腫瘤會分泌太多副甲狀腺素,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將骨頭內的鈣質排出到血液,造成骨頭缺鈣,引起骨質疏鬆。幸好賴女士罹患的是良性腫瘤,手術後副甲狀腺未恢復功能,會出現短暫性低鈣情況,在補充鈣質及雙磷酸鹽之後,目前賴女士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已經可以使用柺杖走路。
 
值得注意的是,施俊雄醫師說,台灣65歲以上民眾罹患骨質疏鬆症之盛行率估計為9.24%,由於缺乏運動,國內更有高達20%的年輕女性上班族有骨質疏鬆現象。一般而言,四十歲以前,體內造骨細胞及破骨細胞的作用呈現平衡消長狀態,但是四十歲之後兩種細胞的功用均會衰退,而造骨細胞的衰退速度遠大於破骨細胞,於是骨質開始流失,因而造成骨骼結構鬆脆,即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施俊雄醫師提醒,由於骨質疏鬆症沒有症狀,若出現背痛或變矮等狀況,應該就要有所警覺,千萬不要強忍或只吃止痛藥。另外,台灣婦女約有1/3、男性約有1/5在一生當中有發生過至少一次骨折,尤其是出現脊椎及髖部骨折,可能都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建議平常應養成補充鈣質及運動習慣,尤其是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可以有助鈣質與維生素D正常運作,降低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