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的藥物與非藥物醫治
〔記者蔡慶朝雲林報導〕台大雲林分院心臟科醫師邱富群指出,心臟衰竭的疾病,隨著年齡的老化、治療急性心肌梗塞醫術的進步,其發生,則呈率越來越高,輕度至中度的心臟衰竭,可以用適當藥物治療,但嚴重的心臟衰竭治療,則需要心臟內、外科的密切合作,除了足夠的藥物治療之外,還可加上雙心室調律器、甚至依靠主動脈氣球幫浦、心室輔助器等過渡醫術,到心臟移植手術,唯有兩者相輔相成,為確保健康的「不二法門」。

邱富群表示,心臟衰竭的原因,是由於心臟排出量減少,導致血管壁上壓力受體受到反應,引起所謂的神經激素反射,包括交感神經、細胞酵素及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活化,初期,對心臟是一種代償機制,暫時維持心臟的功能,但是長久下來,即因生物活性分子,會造成血管收縮、液體滯留及心肌細胞肥大、凋零死亡,使得心肌纖維化,最後造成心臟血管的重塑,以及促使心臟衰竭持續惡化,因此,心臟衰竭藥物治療的策略,即是以針對神經激素反射產生的生物活性分子作為標的。

邱富群強調說,近年來,證實對心臟衰竭存活率,有顯著幫助的「兩大類」藥物,分別是血管加壓素轉化抑制劑(ACEI)和乙型腎上腺素阻斷劑,ACEI能夠阻斷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的活化,降低肺血管和全身血管的阻力、增加心輸出率,不過,在CONSENSUS、SAVE、AIRE等大規模的研究中,證實ACEI可以降低心臟衰竭的發生率(降低30~40%)和死亡率(降低20~30%),因此,心臟衰竭的病患,都應該使用ACEI,除非有禁忌症的存在。

至於乙型阻斷劑,則能夠抑制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化、降低心跳、增加心肌細胞乙型接受器的數目、阻止catecholamine,對心肌細胞的傷害,研究使用乙型阻斷劑,在紐約心衰竭分期(NYHA)I到IV期中的任何一期,證實皆能降低死亡率超過30%,顯然心臟衰竭病患,都應該使用乙型阻斷劑,不過,卻因初期使用,會對心臟收縮力產生抑制作用,應該從低劑量開始使用,在心衰竭急性惡化、或需要使用靜脈心肌收縮增強劑時,則應停止使用。

他表示,心臟衰竭嚴重,對藥物反應不佳時,必須考慮手術治療,如裝置雙心室同步調律器、心室輔助器,甚至考慮心臟移植,當心臟腔室,因為心臟衰竭,有明顯擴大時,原先是同步進行收縮、舒張的左右心室,有些病患會變得無法同步,以致加重已經衰竭心臟的負擔,至於雙心室同步調律器,是近十年來心臟衰竭治療上的「一大發明」,雖是一組類似心律調整器的機器,卻比只放置兩條電線在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傳統心律調整器,多了一條電線到左心室,當機器啟動時,可以同時刺激左右心室,使其恢復同步做有效率收縮,藉以達到改善心臟功能的目的。
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224820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