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通勤抗「疫」 戴口罩卻眼前霧茫茫

許多人騎機車通勤,但「眼鏡+口罩+安全帽」是難和睦相處的3裝備,且下雨使眼鏡視線不佳,改戴隱形眼鏡卻吸附空氣髒污,增眼睛感染風險。

騎機車戴口罩,眼鏡起霧好困擾,近視雷射手術有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人騎機車通勤,但「眼鏡+口罩+安全帽」是難和睦相處的3裝備,且下雨使眼鏡視線不佳,改戴隱形眼鏡卻吸附空氣髒污,增眼睛感染風險。眼科診所院長廖家慶醫師表示,確實有機車族因上述困擾,尋求近視雷射手術,提醒注意「術前評估」、「不掀瓣」、「全智能零接觸」3大關鍵,慎選優質眼科醫療院所。

近視的機車通勤族 眼鏡好困擾

防疫期間,台北捷運旅運量大降,許多人改騎機車、戴口罩,卻因眼鏡起霧或下雨視線不佳,改戴隱形眼鏡,稍有不慎小心引發眼疾求醫。為何機車族帶隱眼有隱憂?廖家慶醫師指出,梅雨季即將來臨,雨水本身可能挾帶灰塵、髒污和病菌,如果沒有安全帽護目、眼鏡保護,流入眼睛確實增加眼角膜、結膜發炎的風險。

另外,醫師也曾遇過患者,路上風沙跑進眼睛,直接造成眼睛受傷,他也提醒,眼角膜和皮膚相似,不要太常揉眼睛、眼皮,或拉扯臉皮,洗臉也不要太用力,若沙子等異物跑進眼睛,下意識揉眼很容易使眼角膜、結膜受傷。

選擇近視雷射一勞永逸 什麼人適合近視雷射?

廖家慶醫師提到,近視雷射端看民眾是否有需求,統計上主要有三類人:(1)工作需求,不能戴眼鏡,如演藝人員、模特兒、櫃姐、警消軍警;(1)興趣需求,喜歡水上運動、潛水,戴眼鏡不方便;(3)需長期戴隱形眼鏡,出現過敏、乾眼症,隱眼戴不住,又不想戴眼鏡的族群。

醫師說,若術前評估許可,有需求都可以近視雷射,但建議20-40歲最適合。

掌握近視雷射3大關鍵 舒適、安全、沒煩惱

「詳盡的術前評估」:

廖家慶醫師說,近視雷射非救命,是為了生活便利、工作需求的手術,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術前評估很關鍵。他說,傳統近視雷射有後遺症迷思,主要是當時術前檢查精細度不足,檢查不夠完全,導致有人不適合近視雷射,術後後遺症風險就高了。

所幸,現今術前評估進步、精密,已有許多高科技、儀器,評估項目更多、更精準。醫師建議,可以了解眼科診所的儀器,「儀器越新、種類越多,評估越完整,有些診所還額外評估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圖,越了解眼睛狀況,醫師判斷更精確。」醫師的診所就有16項儀器,多達56種數據供評估參考。

「不掀瓣手術」:

近視雷射手術分「掀瓣」和「不掀瓣」,廖家慶醫師解釋,「掀瓣」是掀開外層的眼角膜瓣後,再執行雷射手術,術後眼角膜瓣蓋回,例如「Lasik近視雷射」,好處是表面沒有開放傷口,初期的視力恢復較快,病人的不適較輕,不過缺點是,「眼角膜瓣難癒合,容易因外力撞擊等不明原因,造成瓣膜脫落或位移等後遺症。」

因此,醫師觀察,「不掀瓣」近視雷射成國際主流,包含「SMART transPRK」和「Smile」。

「全智能零接觸」:

除了不掀瓣,廖家慶醫師指出,「SMART transPRK」還屬於「全智能零接觸」,透過電腦智能操作,降低醫師手作誤差,且過程中完全沒有金屬機械碰觸眼睛,病人心理壓力低,且零接觸,感染機率降到最低。醫師說,「手術過程中,患者很舒適,沒有疼痛感,只感覺有光線照射,不會恐懼,很快就完成了。」此外,在術後診所也提供8次的免費回診服務,定期追蹤,以確保病人術後傷口恢復期間能享有完整的照護。

廖家慶醫師提醒,近視雷射手術可掌握上述3大關鍵,慎選眼科醫療院所,術前一定要徵詢專業醫師意見,評估最適合自己的矯正方式。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