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牙材「螞蟻對大象」 牙醫盼整合產業鏈

「牙材賣出去,把病患帶進來!」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和外貿協會等團體日前舉辦「台灣牙醫醫療服務國際行銷啟動記者會」,期盼台灣醫材輸出國外,也吸引國際牙病患者來台就醫。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產業發展委員會主委黃啟祥表示,台灣醫材廠與國際大廠相比如「螞蟻對大象」,期望政府整合產業鏈,減少競爭劣勢。

牙材市場估3百億美金 台廠規模小居劣勢

全球牙科醫材市場預估2020年將達3百億美金,黃啟祥受訪時指出,台灣醫材比較有規模、制度的時期是2007年,當時政府為幫助傳統產業升級,例如輔導螺絲廠轉型做人工牙根,吸引許多廠商在路竹科學園區成立聚落。

但黃啟祥分析,醫材產業和IC產業不同,其研發、認證、臨床測試的時程較長,因此從研發到臨床實際運用至少費時7-8年。然而,台灣廠商整合不利、規模較小,「本土大廠資本額2-3億,無法與國外大廠資金高達52-53億相比,好比『螞蟻對大象』。與國外大廠較量時,處於劣勢。」

而韓國已使用國家資本扶植醫材產業,台灣政府卻還沒有具體政策。在此困境下,黃啟祥提到,仍有台灣醫材廠商靠己力突破困境,將上下游各產業鏈整合為一間大公司,與國外大廠競爭,甚至有廠商已經在國外站穩腳步。

政府竟無產業數據 牙醫公會要推白皮書

如何協助台灣醫材邁向國際?黃啟祥舉例,牙醫全聯會運用國際人脈,在牙醫師交流場合,帶著台灣廠商去尋求合作,幫助本土廠商與外國牙醫全聯會搭橋,近1-2年已有一些成果。

為助台廠整合,牙醫全聯會成立產業發展委員會,協助政府制定產業政策,收集全台醫材產商的資料,統計產值、廠商數量、資本額、員工數、營業額、國家認證等數據,目前已整理180家廠商資料,希望年底推出產業政策白皮出書。

委員會也試圖建立臨床和產業的平台,進行更多臨床測試說服醫師,增加亞洲醫師對台製產品的信心,並補足產業鏈缺口。

螞蟻對大象 台廠整合仍有得打

至於中國市場情況?黃啟祥表示,中國市場難度較高,包括法規、臨床測試費用高昂等,不過也已有4-5家大廠朝中國西進,已經有許多拿到許可證,在中國上市,有一定市場潛力。

「台灣多為單一廠商,要思考如何打群架,國外廠商雖是大象,我們小螞蟻組織起來還是有得打。」黃啟祥說,台灣醫材產業規模雖然較小,但獲利仍然可觀,希望台灣政府盡早釐清產業策略。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