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的正確認知及退燒藥物使用時機
日前接受寶島客家電台專訪,談論有關「幼兒退燒藥使用須知」,現場說明發燒的正確認知及退燒藥物的使用時機。
 
幼兒因為其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較不成熟,所以對體溫的控制力較弱,因此容易燒燒退退的反覆發生,讓家長緊張。有兩點的原因可以給家長放心,首先發燒並不算壞事,它反而是幫忙身體以正常免疫方式去對抗外來的病菌,當體溫升高時會不利病菌的滋生及擴散,所以身體發燒時表示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努力的運作著。第二點,腦細胞承受的高溫大概在42度左右,腦細胞的才會因為高溫而受損,所以發燒溫度夠高、夠久才會對腦部有所影響,一般發燒鮮少超過41度,所以「發燒很危險,會把腦子燒壞的」是一種迷思。
 
退燒藥物的目的主要是使身體高溫減低、緩解發燒所感覺的不適感,而不是對抗外來的因素,也不是讓身體都不發燒。如果突然高燒,此時就可以吃退燒藥,降體溫減少身體的不舒服。另一種是持續高燒,先弄清楚發燒的狀況,退燒藥就可以在病程中使用。
 
市面上常見的退燒藥物形式有水劑、錠劑、栓劑,另外醫院才會看到的是針劑。水劑就是常聽到的糖漿,適合無法吞嚥的老人或小孩。錠劑適合一般成人口服,若有嘔吐症狀則不適合使用口服藥物。栓劑可以用於睡著的病人,但是不能用於腹瀉的患者。過去也有人會用酒精擦拭發燒者的身體,但目前已經不鼓勵了。酒精擦拭身體,因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反而有礙散熱;溫水浴是相對合適又安全的退燒方法。
 
常見的不當使用退燒藥物的問題:
(1)就在小孩的體溫升高,準備要啟動防禦系統對抗外來病原體的時侯,家長卻選擇使用退燒藥,硬是把孩子的體溫拉下來,撤除孩子體內的天然防禦力量。發燒是人體對抗病原的天然武器,而在活化人體內在防禦系統的過程中,許多重要的反應都必須藉著發燒加以啟動。
(2)小孩並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劑量過重或使用時機不當,很可能就會傷害幼兒的肝腎功能,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拿大人的劑量減半給小孩就沒事了,例如阿斯匹靈可能容易造成其他的傷害。
(3)一般退燒藥成分包括乙醯氨酚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等,和與止痛藥的成分相同或相似,這時若服用退燒藥後又自行服用止痛藥,容易因同成分藥物重複使用而超過建議劑量 。
(4)退燒藥使用一般不超過3天,用退燒藥時要注意安全劑量。如果患者連續3天服用退燒藥物,但仍無明顯好轉,就需要前往醫院,因為這意味?病情較為嚴重和複雜,需要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和治療了。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