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陸續傳出名人罹患大腸直腸癌,引起國人重視;臨床發現,近年來,大腸直腸癌病人有年輕化的趨勢,醫師認為,糞便潛血篩檢年齡應該要提早, 40~ 49歲就應考慮接受糞便潛血篩檢,若發現有異常,可及早就醫。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在近年快速攀升,根據衛生署統計, 2009年時,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有 1萬 2500例,超越國人最害怕的肝癌、肺癌,成為癌症發生率的第 1位及死亡率第 3位。
 
大腸直腸癌成為國人增加最快速及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和病例年輕化大有關係;和信治癌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指出,臨床觀察發現, 1990至 2000年的 40~ 49歲病人比例為 15.6%, 2001至 2009年的比例則是 17.2%,相較全國同年齡區間的平均值 9.1%高出許多。
 
另外,根據衛生署統計,全國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平均年齡略為增高, 1998年至 2008年,男性約 68歲,女性則從 1998年平均 65歲,至 2008年提高至 68歲,不過,陳建志卻發現,來和信治癌中心治療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平均年齡卻逐步下降,男性在 1998年平均 63歲,至 2008年降至 60歲,女性平均年齡則是從 62歲降至 54歲。
 
陳建志建議,不只 50歲以上應該要進行篩檢, 40~ 49歲民眾也應考慮接受糞便潛血篩檢,若發現有異常,可及早就醫治療。

資料來源:2011.03.10中華日報,記者 關嘉慶/專題報導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