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小姐,40歲,51公斤,160公分,BMI為19.9,體重正常,結婚一年多。
結婚時39歲,所以一結婚就很努力地嘗試懷孕,只是一直沒有消息
這一年來月經週期逐漸變短,大約24-25天就會來一次月經,自己覺得出血量正常,在第2-4天時量最多,之後每日排出一點點,要拖到8-9天才完全停止。
卵巢功能相關檢查結果顯示,顏小姐的問題是:年齡偏高而卵巢濾泡存量偏低,雖然仍有排卵,但黃體機能不足。
月經周期變短,是因為卵巢功能開始有輕微的退化現象,代表卵巢濾泡的存量已經有偏低的趨勢,而且幾乎都會伴隨有黃體機能不足,懷孕機率也會降低。
排卵以後,黃體素會引起子宮內膜的蛻膜反應,亦即穩定子宮內膜,使胚胎著床的機會增加,同時,黃體素會降低免疫反應,減少胚胎被排斥,增加懷孕成功的機會。
若排卵後的黃體機能不好,補充黃體素可以提高受孕的機會,只是黃體素必須在排卵以後才能補充,理想的處置方式是在基礎體溫的高溫期第4或第5天以後才開始補充,若排卵之前就服用黃體素,會抑制排卵,反而達不到提高受孕的效益。另外,在執行人工協助生殖療法,如:人工受精療程、試管嬰兒療程,也都會補充黃體素來提高懷孕的機會。
懷孕的成功機率,與女性的年齡以及卵巢濾泡的存量有關
女性在40歲以後,卵巢功能開始退化萎縮,卵巢濾泡的數量明顯減少,排卵功能也相對變差。血中的抗穆勒氏荷爾蒙(AMH)值可以反映出卵巢濾泡數量的多少,一般而言,35歲以下的婦女AMH值多在2.0以上,而40歲以上者AMH值幾乎都在1.0以下,血中抗穆勒氏荷爾蒙(AMH)值的高低與懷孕的機率有密切的關係。
無論年齡大小,依懷孕的成功率來排序:試管嬰兒療法>人工受精療法>自然同房(表1)。年齡在40歲以上,且血中抗穆勒氏荷爾蒙(AMH)值在1.0以下,表示卵巢濾泡的存量已經不多,品質差的比率也比較高,自然懷孕的機率不高,應儘早開始嘗試人工協助生殖療法(試管嬰兒療法,人工受精療法),尤其建議試管嬰兒療程,否則,每個月成批成群的濾泡持續地消耗與萎縮,懷孕的機率也會愈來愈低。若卵巢濾泡存量低到某一個程度,即使接受人工協助生殖療程(試管嬰兒療法,人工受精療法)的治療,懷孕的機率也是不大的。
表1:不同年齡,條件不同,懷孕成功率也不同
資料來源:康健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1944
作者:王馨世(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婦產部生殖醫學科教授)20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