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腸子寫日記 對抗腸躁症

中華日報/陳柏翰

若有反覆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合併排便習慣及狀態改變等情形,醫師表示可能為腸躁症上身,除了幫自己的腸子寫日記,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更是民眾自行改善腸躁症的好方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藍鴻杰指出,腸躁症會出現反覆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合併排便習慣及狀態改變的症候群。而病患往往是腸道「功能」上異常並非腸道「結構」上的病變,因此,即便安排許許多多的消化道檢查,卻又找不出任何異常。

 而腸躁症病患中,有些病患腹痛時會合併便秘,有些人則合併腹瀉,更有一群少見的病患則是混合著便秘及腹瀉交替發生。藍鴻杰指出,要確定診斷腸躁症,病患在症狀上會有腹部不適或腹痛。在發作頻率方面,過去的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發作超過3天;發作時間則超過6個月。

 在排便方面,藍鴻杰說,若出現有腹部不適隨著解便而改善、腹痛發作伴隨著排變次數的改變等情況,就有可能是腸躁症。另外,若有上廁所時即使非常用力,解便有解不乾淨的感覺、糞便帶著黏液、排便非常得緊急等情形,也有可能是腸躁症的前兆。

 他強調,腸躁症是可以控制的。建議民眾要養成運動習慣,透過適當運動便可以改善腸躁症症狀。再來建議病患幫自己的腸子寫日記,記錄自己腸躁症發作日期,發作頻率,發作時的疼痛或不適程度等,透過腸道活動的日記和醫師溝通,病患會比較知道自己問題在哪。

 藍鴻杰提醒,若民眾日常調理方式仍然不能有效改善症狀時,就有需要進階的藥物治療。包括膳食纖維、抗痙攣藥物、止瀉劑、抗生素、甚至是使用低劑量的抗憂鬱藥物,或其他替代療法控制症狀。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