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小兒科醫師黃琪鈺表示,像班恩議員這樣,為了長高,採取激烈的手術手段實在不可取,因為手術除了身體上的疼痛之外,骨頭週邊的神經、肌肉都會受到一定的損傷,而這些損傷、疼痛是不可逆、會跟著患者一輩子的,不僅傷身、費用也相當昂貴。
想要長高,運動、飲食、睡眠三大要素,三者缺一不可。黃琪鈺說,所謂的運動,是心跳每分鐘120下,並且持續半小時,跳繩、打球都很好;在飲食方面,現代人吃得很好,所以著重於飲食的營養均衡,特別是喝牛奶補充鈣質,攝取蛋白質補充所需營養;而睡眠,一定要睡滿八個小時,這樣有吃、有睡、有運動,通常孩子身型都很令人滿意。
某些兒童是體質性發育遲緩,可以做骨齡檢測,照手骨x光片,看孩子目前生長的狀態。如果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或者透納氏症,可以給予生長激素治療。但有部分長不高的孩子,是因為基因異常,或者因為疾病做過放射治療,導致腦下垂體受損,所以孩子沒辦法分泌生長激素,這時,醫師將會做生長激素測驗。
黃琪鈺提醒父母,兒童生長曲線非常的重要,但曲線只是一個參考值,它有一個範圍,落在範圍內的孩子都算正常,掉出生長曲線3百分位以下的孩子,才可能需要做治療,所以父母不用窮緊張。
此外,孩子是否可以長到理想的高度,大部分還是由基因決定,如果父母身高本身就不高,孩子想要長到180公分的機會相對很低,所以在青春期之前,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狀態,即時尋求醫療協助,才能協助孩子長到理想身高。
資料提供: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黃琪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