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會罹腸癌 有家族史要注意

蘋果日報 報導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醫師指出,近3個月就陸續幫11名不到40歲的民眾,進行大腸直腸癌的切除手術,甚至有2名被診斷出來時已是晚期,提醒有排便異常徵兆速就醫,此外,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者,屬於高危險群,建議提早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直腸癌依腫瘤發生的位置,症狀也會不太一樣,若腫瘤長在左側腸道部位,患者常會出現大便習慣改變,例如會突然便祕或拉肚子;若腫瘤發生在直腸,因很靠近肛門、腫瘤堵塞結果,患者常有便意很急,要解時又解不出來情況,另常會有暗紅色血便。
 
大腸直腸癌確診主要靠大腸鏡。
右側大腸癌 無症狀
至於腫瘤若長在右側腸道,因為腸道較寬,所以患者幾乎沒有症狀,等到出現症狀如貧血,往往為時已晚,最易被忽略。 
 
有家族史 提早檢查
為了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王輝明醫師表示,國健局有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不過其檢驗準確度約87%,代表約1成是偽陰性,建議可做完糞便潛血檢查後,隔1周再驗1次。
此外,40歲後就可做大腸鏡檢查,選無痛需再自費;若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者,將家中長輩確診罹癌年齡減10年,就是子女需注意罹癌的警戒年齡,應盡速至醫院檢查。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