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會要命 快戒菸!













  中秋節將至,天氣漸漸轉涼,各類病毒開始活耀,也造成上呼吸道疾病盛行。醫師提醒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要更加注意,疾病病程往往變化很快,嚴重者會造成呼吸衰竭須插管治療或有生命危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詹雲翔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造成的小呼吸道疾病和肺實質破壞。其中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就是抽菸,其他如油煙、燃燒後的煙霧、職業暴露粉塵或化學物質及遺傳因素,皆有可能引起呼吸道的慢性發炎。不論有無危險因子的接觸,在病患有慢性咳嗽或咳痰、呼吸困難或出現喘鳴聲時,都應該考慮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可能性。由於慢性阻塞性肺病好發於菸齡長的中老年人,病人也常同時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失能、代謝症候群、骨質疏鬆、憂鬱症及肺癌等。病患在天氣變化或上呼吸道感染時,容易有急性惡化,主要症狀為痰量增加或痰的黏稠度及顏色改變、呼吸變得更困難且常伴有喘鳴和胸悶。
他還說,除了氣溫及感染因素外,其他重要誘發因子包括:心血管疾病、氣胸、藥物、情緒因素,此外如油漆、二手菸、空氣汙染、胃食道逆流等,都會誘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發作。
  詹雲翔指出,最近在醫學上已經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有非常長足的進步,不論在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對病患疾病控制與生活品質提升具有相當療效。不過他強調,不管是預防或是治療,最重要的還是避免抽菸並進行戒菸。
  詹雲項建議,民眾可以「COPD自我檢測」:(一)四十歲以上。(二)長期抽菸或曾經抽菸。常接觸二手菸、空氣汙染、其他有害微粒。慢性咳嗽及咳痰。(五)時常呼吸急促、運動時更嚴重。(六)呼吸時會有哮鳴聲。(七)反覆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八)一旦感冒咳嗽不容易痊癒。
對於已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患,除了戒菸外,也要經過門診評估及肺功能的檢查決定是否需要藥物控制或其他肺部復健、氧氣治療、營養諮詢及評估疫苗的注射。
  詹雲翔提醒,慢性阻塞性肺病若沒有適當控制,病患可能反覆急診住院,甚至需要長期氧氣治療或呼吸器依賴,所以患者除了遵照醫囑服藥,更應注意保暖及做好環境控制,避免誘發物,他提醒病患,記得定期門診複檢,遠離急性發作威脅。

資料來源:2013/9/16臺灣時報,記者陳漢明報導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